由于环境污染与人为捕捞破坏,海洋中已很难打捞天然珍珠蚌。大多数海水珍珠与淡水珍珠一样,都是人工饲养的,而珠核的大小往往是决定产出珍珠大小的第一要素。 由于海水珍珠蚌生长速度慢,公开海域投食饲养成本高,一般会移植较大的珠核进去,然而,海水珍珠蚌天生娇贵,很容易被大珠核“噎死”。目前世界上的海水珍珠养殖基地往往会在较大的珠核外表涂一层生化保护膜,让珍珠蚌不至于那么容易被“噎死”。由于被塞进去的珠核太大,珍珠蚌自行生成的碳酸钙晶体层过薄,两种不同物质互相有排斥性,导致海水珍珠在外界气候条件变化时很容易龟裂脱落。即使是世界高端品牌的海水珍珠首饰,一般佩戴一年后色泽也大不如前,市民买回脱皮的珍珠首饰,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 一般的淡水珍珠项链可以保存3到5年不变黄不脱皮,批发商贩一般愿意存货1到2年;而极少有人愿长时间积存海水珍珠货品。 珍珠消费价值远大于投资价值。珍珠的构成成分是碳酸钙、有机物质与水。碳酸钙难抗水溶;有机质更不稳定,品质再高、保存条件再好的珍珠,寿命也不过一两百年。海水珍珠由于移植的珠核体积大,虽然整体润泽度可能略好于淡水珍珠,但衰老速度更快。 珍珠是否值得普通市民收藏呢?海水珍珠是不是好过淡水珍珠?专业人士认为,珍珠宜戴不宜藏;海水珍珠自身的机理与出产过程决定了其更易“衰老”的特点,市民选择淡水珍珠可以佩戴更长时间。 目前普通古旧珍珠的价格每克已突破2元。天然珍珠更是常以百万元身价亮相拍卖会。珍珠的色泽一般为银白、蓝白、灰色和粉红色,黑色珍珠世界稀有。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珍珠有两大类: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天然珍珠多呈圆粒状,核极小,通常肉眼看不到,数量少之又少。养殖珍珠又分为淡水养殖珠和海水养殖珠两类。在海水珠中,南洋珠和大溪地珠又最为珍贵。其中,南洋珠是极品,一般直径1-1毫米不等,价格昂贵。大溪地珍珠直径1-15毫米不等,一般呈黑色和深灰色。我国广西合浦产的海水珠也久负盛名。 “黄金有价玉无价”,珍珠如同玉一样,从收藏角度看,珍珠本身是没有一个国际标准行情价格的。判断珍珠的相对价值,在于珍珠的种类、大小、形状、光泽与光洁度、珠层厚度及匹配性5大根据,这些也是选购、收藏珍珠饰品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珍珠虽然有很多种类,但具有市场价值的珍珠相对集中于几种特别的种类。 珍珠达到八毫米直径才是“宝” 中国旧有“七分珠,八分宝”之说,珍珠达到八毫米直径的就是“宝”了。可见珍珠的大小与价值关系极为密切,越大越贵重。贝体越大,其可产出的珍珠也越大,所以海水珠里多出大珍珠。 海水珍珠一般按大小分成四级,大珠直径为8mm以上;中珠直径为6 ?8mm;小珠直径为5?6mm;细厘珠直径为5mm以下;每一等级的直径大小至多只差2mm左右。 大多数黑珍珠粒径集中于9mm至10mm之间,大约有6成以上黑珍珠粒径不超过11mm。因此一般把11mm作为黑珍珠的珍品的界限,而15mm以上精圆形黑珍珠因非常稀有,连现成的可参考市场价格都没有,昂贵稀有非常难求。 | |
bohexiang----2金币 |
want71228---2金币 |
minling1223----2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