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注意到這事,是多年前的丹麥之旅,在丹麥藝術博物館裏。
在館內四處遊走,卻漸漸留意到,雖說畫家均不同,然而畫裏,無論是風景、靜物、人物,每一幅,卻似乎擁有著相類似的特質……
是光線。
從窗外斜斜照進黑沉黝暗的室內,一道道一絲絲層次肌理分明,然後,在人物的臉龐、衣紋,家具器物的邊緣、棱角上,渲染成亮眼的光暈與極清晰對立的明暗反差,烘托出一種和煦的溫暖感覺。
是的,這就是北國的光的樣貌、光的表情。象征的是,日照少而珍貴的地方,對“光”的孺慕向往之情。
那趟,首度來到如此高緯度地區,對於早習慣了熱帶氣候裏永遠亮晃晃白花花豔陽的我來說,也同時在每一個白天裏時刻體會,屬於北歐陽光的獨特質感——只要眯眼細細端詳,便見其一線一線般斜斜劃過周身空氣、物件,和畫裏一模一樣,成為串連起我的北歐記憶的最主要元素與基調。
之後,只要來到北國地區,我便忍不住經常追逐著這光。
2005年初夏來到阿姆斯特丹的林布蘭故居美術館。昔年畫室裏小站一晌,只見這同樣熟悉的、好像看得到線條痕跡的陽光,就這麼從窗間灑落畫架上、畫具上、陳舊地板上……
刹那,心上震撼,仿佛一步跨越了時間的藩籬,突地置身林布蘭、甚至是他的荷蘭同胞維梅爾的畫中,和畫裏人物一起,沐浴在這既幽微又耀眼的光線裏,今夕何夕盡相忘。
贊
南陽牛皮癬醫院成年牛皮癬牛皮癬診斷我們活得累,一是期待過甚,總盼著玉米地裏長黃金,小河溝裏撈大魚,預期與現實脫節,條件與結果相悖;二是設想過高,總以為攀高無須堅韌,涉遠不用艱辛,對局勢判斷不准,對困難估量不足;三是強求過多,與己無關、無緣、無用的,皆想據為己有,攫取欲望太深,攀比心態太重,終是亂了心神,迷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