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论坛

首页 » 珠宝消费圈 » 珠宝广告 » 得失的意義
叶落花开 - 2016/8/25 10:49:00
得失的意義
  夜深,未眠;憶前事,亂思緒;憂傷小調,萬物皆空;時空交錯,道法自現。
  注:21世紀的今天,筆者相信各位讀者因該能在很多地方看到關於“得”與“失”的文章,在此筆者不做過多討論,只簡要說明筆者心中“得”、“失”的相互關系,以及對待“得”、“失”正確的心態。希望大家在看過這篇文章之後能夠在看待事物的時候,學會從事物本身所存在的客觀角度出發,祝各位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遠。
  眾所周知--人類是自私的,任何人在看待任何事物的時候呢,首要出發點必然是自己,所以就會以主觀的思想去看待事物。當然,主觀並沒有錯,可以說世間萬物對待事物的出發點都是自己。只不過,主觀意識往往會讓我們在看待事物時會忽略很多事物本身存在的客觀因素,讓本來很簡單的一件事變得無比複雜,使人覺得撲朔迷離。
  在“得”與“失”的對比上,很多人認為“得”要小於“失”,或者說是“回報”小於“付出”吧。那為什么會這樣的認為呢?因為在這些人的想法中,“付出”是為了“回報”,他們比較看重“得”。當然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得”要大於“失”,這部分人更看重的是“失”。所以,在此筆者希望大家能先暫時放下“付出”與“回報”之間的等號,跟隨些許事例來正確看待“付出”和“回報”。
  事例一:想像一下自己正站在一個路口上,在你的面前有兩條路,可你並不知道這兩條路哪一條能通到你的目的地。好了,現在讓我們用自己的思想來走這兩條路:
  1)當你走在一條平坦的道路上時,你覺得這條道路如何?是不是很順利呀,是不是感覺很輕松,你會不會認為道路就是如此的平坦呢?
  2)當你走在一條崎嶇的道路上時,你又覺得如何呢?是不是認為很艱難呀,是不是感覺到很疲憊,你是不是了解到原來道路會是這樣的崎嶇呢?
  相信換了是誰都願意走那條平坦的道路,包括筆者也不例外。現在請把我們自己拋開,從客觀的角度反問一下自己:
  1)當你走在平坦的道路上時,你能想像到道路有多么的崎嶇嗎?你能想像道路上會有很多石子、很多水溝、很多陷阱嗎?你以後要是遇到了這種崎嶇的道路,自己該如何去面對呢?
  2)而至於走在崎嶇道路時,你能想像到原來道路可以很平坦嗎?雖然這條路很難走,但你是不是比走在平坦的道路上學到了更多的東西呢?
  3)最後再讓我們問下自己,你知道到達你目的地要走多久嗎?可能我們會被眼前的崎嶇所嚇倒,但如果你走過去了呢,你看到的還會是崎嶇嗎?
  事例二:想像一下自己正在做一件事情,比如工作或愛情,而你非常的努力著。當你很簡單就完成工作或得到愛情時,你會不會認為工作很簡單、愛情就是這樣呢;而當你最終付出很多之後,工作沒有做好、愛情也沒有得到,你是不是會認為“回報”給你的遠遠比不上自己所“付出”的呢。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結果和過程哪個重要?其實,結果就是我們想要的“回報”,所以對大家來說,結果很重要,不然就沒有動力了。而“過程”就是大家的“付出”,筆者認為過程比結果更加的重要,因為沒有一個正確的過程,又如何能夠保證結果就會是你想要的呢。
  當我們在為了“回報”而不斷“付出”時,是可以學到很多很多的東西的,關鍵是你能不能看到。我們需要學會把自己過多的目光從“回報”上面收回來放到“付出”上,因為在你不斷“付出”的時候,“付出”也在不斷的向你反饋著各種各樣的信息。而這些信息才是你真正需要的,你需要從這些信息中去學會分析產生這種結果的客觀原因。
  人生百年,匆匆而過。相信沒有哪一個人是可以不需要經過磨練卻能一成而就的,每一個人都需要經過不斷的“付出”才能換來一些“回報”。但請不要忘記,你的人生還很漫長,道路上的崎嶇為的只是磨練自己、改變你自己、成就自己。
  試問人生最寶貴的是什么?很多人會認為是事業或是愛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什么讓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事業和愛情,正是那些你所認為的遠遠比不上你所“付出”的“回報”啊。正是因為這些“回報”你才學會了工作因該怎么去做才有效率,而不是盲目的工作;也正因為這些“回報”你才懂得什么愛情,怎樣去對待愛情,才能換來你想要的真正屬於你的愛情。
  每個人最寶貴是其一生的人生經曆和對自己人生經曆的感悟,因為這些東西才是真正伴隨你一輩子的。經曆不同,你所領悟到的也不同,最終你所成就的“回報”也各不相同。
  事業、愛情可以暫時得不到,只要這些經曆和感悟還在,相信你也能再找回來;但如果你丟失了經曆和感悟呢,就算你有事業、愛情那又如何,只怕你還是要重頭再摸索一次。
  注:當你認為“得”小於“失”時,說明你太過於主觀的看待“得”、“失”;當你認為“得”大於“失”時,也說明你太過於主觀,只是你把目光從“得”轉到了“失”;而當你明白“得”等於“失”時,說明你學會了客觀的去看待“得失”,才真正明白“得失”的真諦(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注:真正“回報”給你的必然不是一時,而是一世。
  注:“得”、“失”-----“得、失”-----“得失”;“得失”即“因果”。
  注:站的高,才能看得遠。試著把自己從慣有的思維中退出來。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源一物,何來塵與埃。
  推薦閱讀:鄭州牛皮癬
  鄭州白癜風
  鄭州白癜風醫院wapyyk.39.net/zz3/zhuanke/f9ac3.html
1
查看完整版本: 得失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