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政策调整前,行邮税共设4档税率:10%、20%、30%和50%。调整后,行邮税税率分别为15%、30%和60%。其中,15%税率对
免费b2b平台应最惠国税率为零的商品;60%税率对应征收消费税的高档消费品;其他商品执行30%税率。
值得关注的是,为了缩小两种纳税方式带来的套利空间,此次跨境电商税收新政出台的同时也进行了行邮税改革,主要涉及税目结构和税率的调整。
“比照过去按行邮税政策清关,政策范围内的跨境电商零售入口商品通关会更加快捷。因为商品能够向海关提供交易、支付、物流等电子信息,海关通过信息系统建设,能够较大幅度地进步通关效率,使消费者跨境网购收到商品的时间将由目前动辄1至2个月缩短至1至2个礼拜。”有关专家表示。
根据新政策,跨境电商零售入口商品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在限值以内,关税税率暂设为0%;入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商业方式全额征税。
调税率 留存个人免征额
商务部统计,我国各类跨境
高性价比电脑平台企业已超过5000家。有专家猜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外贸比例将进步到20%,年增速超30%。“在对我国入口税收轨制、监管模式带来挑战的同时,也造成新业态与传统业态、国外商品与海内商品间的不公平竞争。因此,有必要明确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入口税收政策。”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跨境电商服务入面试点城市90%以上的包裹不用交税就进境了,征收的行邮税款占总包裹金额的比例很低。2014年跨境电商零售入口和我国公民海外购物消费规模达几千亿元,而同期我国对所有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征收的行邮税不到10亿元,税收流失题目相称严峻。
海淘、代购中利用行邮税“钻空子”进行税收套利的现象日趋增多。据海关总署有关划定,入口税税额不到50元的实行免税。“因为大部门商品合用10%的行邮税税率,按照50元的免征税额,相应的免征货值可达500元。”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分析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入口的主要是母婴产品、食物、保健品、化妆品等个人糊口消费品,价值较低,存在利用免征税额避税、大量包裹不用交税就进境的情况。另外,这种趋利心理也促使跨境电商入口企业,不再批量采购并按章缴纳税收,转而采取拆货刷单、分散寄递等方式,规避正常税负。
但对跨境电商零售入口征收行邮税,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题目。“行邮税本质上是针对非商业入境的个人物品和邮递物品的简便税收措施,遵循的是‘自用、公道数目’原则。而海淘、代购等跨境零售入口,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已经超出了消费者自用范围,不属于行邮税的公道合用范围。”王微分析说。
行邮税并不是一个税种,是对进境物品关税和入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三税合并,同一征收的入口税。“在跨境电商入口发展初期,我国对低于1000元人民币的跨境电商零售入口商品征收行邮税,多数商品完税税率为10%,税额低于50元人民币的入口物品予以免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央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分析表示,因此,与一般商业入口比拟,跨境电商零售入口的税负水平显著较低,这是海淘、代购的商品质优价廉、泛起井喷式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居民海外购物消费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5年在全国进出口数据下降7%的情况下,跨境电子商务增速高达30%以上。但因为跨境电商征税,此前多按照“行邮税”进行操纵,一直饱受争议。
堵漏洞 维护公平竞争
3月2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入口税收政策的通知》,将对跨境电商零售入口税收政策以及行邮税政策同时进行调整,4月8日起执行。政策变动给网购消费者和电商企业将带来哪些影响?《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和财税专家。
3月24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布,自2016年4月8日起将对跨境电商零售入口执行新税制。该项政策实施后,跨境电商企业与传统零售企
8.8包邮业将进行更为公平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