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的广东柴鱼是棒鳕鱼干,由于晒干后样子像木柴而被广东人称之为“柴鱼”。更主要一点是广东柴鱼十分坚硬,食用前必须先用锤子将其锤松,再撕成小块才能用于煮食。锤松的动作粤语叫“揼 ”,因而中山方言就有句揭后语:“柴鱼人世--要打要揼 ”,意思是指此人的秉性不听讲道理,需要动手用拳头打揼才能教导得了。
广东柴鱼自身带有一种特有的鲜甜味,它不像有些海产品那么腥,广东人最常用的吃法是用来煲粥或煲汤。柴鱼花生粥是一种常见的搭配,其特点是粥闻着有花生香味,吃着有鱼特有的鲜味且有淡淡的清甜味,很适口广东人香而不浓的清淡胃口,它有健脾开胃、益阴养血之功,是广受欢迎的正餐或宵夜养生佳品。
柴鱼花生粥说它朴实,是其与花生的组合。花生是中国广泛生长的农产品,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许地山的名篇《落花生》使我们很少时就爱上了花生。上生物课时,我们更为其独特的习性所称奇。与其他花果不同,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每株花生开花,少则百十朵,多则几百上千朵。花生开花授粉后,子房柄的分生组织细胞迅速分裂,使子房柄不断伸长,从花萼管内长出一条果针,果针迅速纵向伸长,它先向上生长,几天后,子房柄下垂于地面。在延伸过程中,子房柄表皮细胞木质化,逐渐形成一顶硬帽,使果针轻易钻入泥土之中。之后果针就在泥土中吸收水分和各种养分,慢慢就长成了一颗带壳的花生。
花生的生长特性,原本是适宜在疏松的沙质土壤种植,但在油料缺乏的年代,中山的许多农田在水稻种植之间,亦会间种一造花生。记忆之中农田种花生有不少趣事。过往稻田鼠害多,花生下种后正合老鼠的胃口,这时农民也不蠢,会先用火水(煤油)浸一下花生种,老鼠不喜欢火水味,这样花生种就能顺利地长出苗来。沙质土收花生很容易,一拔就连根带果全拔出了,但稻田土很黏,拔起花生藤,不少花生却仍留在泥土中,从黏土中找花生很麻烦。农民于是又想到拔起花生后即放水犁田翻动泥土,泥中的花生就浮在了水面。犁好的田正好接着插水稻,科学绝妙。
更多精彩推荐 青菜豆腐汤 天麻炖鸽子 白菜豆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