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著,无线时代的电商运营已经从单纯地卖货、促销进入到拼粉丝时代。”清华大学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央研究员崔瀚文表示,粉丝量是否超过
采购批发1000个,已经成为商家是否实现了无线转型的标志,假如一个商家在手机淘宝上拥有超过1000个粉丝,那他在无线端可能会取得完全不一样的贸易结果。
在红人店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商家在日常发布“法宝”外,开始尝试通过“微淘”等内容平台让消费者了解商品以外的品牌信息和知识。消费者也开始关注商品背后的店铺和账号,并成为这些账号的会员与粉丝。据统计,经由多年积累以及过去一年的爆发增长,截至2015年,手机淘宝商家累计活跃粉丝数已超过100亿。
在2015年淘宝女装类C店销售额排名前10的网店中,就有5家网络红人店铺,这些店铺的“掌柜”张大弈、赵大喜、于梦姣等均是着名网红,拥有强盛的粉丝号召力,并善于把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3月2日,阿里巴巴商
电脑节家事业部总经理张阔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的一组数字展示出媒体平台的成长速度。过去一年,在手机淘宝DAU(日活跃用户数)从8000万上涨到1.3亿的背景下,像微淘、淘宝头条、淘宝社区、爱逛街在内的内容型平台和产品用户UV(独立访问量)增长率都超过了100%。也就是说,内容型频道的增速超过了总用户数的增速。
不仅阿里巴巴平台,这种“内容进口”正在各电商平台上左右着消费者的网购路径。以跨境电商为例,网易创始人丁磊现在会不按期地在考拉海购App的“三石的私物精选”自媒体栏目中切身推荐自己中意并使用过的商品,表达一种糊口方式。以买手推荐为贸易模式的洋码头CEO曾碧波此前曾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2016年将在社交化属性上重点投入,有意引入第三方内容平台。而蘑菇街更是将买手内容分享玩转得很成熟。
事实上,淘宝在2015年年底公布新年战略时就传递出电商与媒体融合的这一方向,当时淘宝承诺,将在未来三年内对来自微博、优酷等第三方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累计分成20亿元,鼓励这些UGC(用户出产内容)和PGC(网上创作的内容)达人成为淘宝和天猫上商品的无线端新进口。
在电商与媒体平台愈发融合的新电商趋势下,类似罗振宇这样的以出产内容见长的知识手艺人将在电商中受益,同样还有那些拥有万千粉丝的“网红”、在网店中教人怎么化妆的达人、先容宝宝营养搭配的辣妈、优酷上的内容原创者等。3月2日,在杭州举行的2016贸易服务生态峰会,阿里巴巴团体CEO张勇称,电商已经从运营货品走向运营内容,再以内容为纽带触达人群,获得消费者,最后转化为会员。
假如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把天天给自己家小孩讲的20分钟文史类知识通过视频分享出来,起名“与罗胖的孩子一起成长”,一个月收费200元。你
8.8包邮愿意给自己的孩子花这个钱收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