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论坛

首页 » 七彩珠宝馆 » 我爱翡翠 » 明清两代的肖生玉雕鉴赏基础
林依依 - 2014/10/17 16:39:00
明清两代的肖生玉雕鉴赏基础
到了明清,玉器行业繁荣昌盛,出现了大量的圆雕玉动物,种类增多,体型变大。这段时期玉雕动物的风格写实,肌肉饱满,细节之处雕琢精细,形态生动逼真。明代的肖生玉雕较为粗壮,装饰简单,细部不大重视,通常头部较小,头面的棱角较多。清代的动物玉雕题材选取主要是有吉祥寓意,动物性体比例合乎自然,细节部位雕琢细腻。
明代的玉雕图案一般有龙、凤、蟒、鹤、斗牛、飞鱼、狮、虎、马、羊、鹿、猴、兔等,图案大多都有谐音隐喻,例如“马上封侯”是马背上踞一猴,“双寿”是两支绶带,“吉祥”用羊表示,“有余”用鱼来表示,“爵禄”是雀鹿,“福禄”是蝠鹿表示,等等。在雕琢技艺上明代的刀法刚劲有力,线条棱角分明,不足之处是磨工较差,例如一件玉雕表面磨得十分光亮,即成“玻璃光”,在转角或细节之处却是比较粗糙。
清代玉雕原料丰富,圆雕作品数量大增,玉器体型也越来越大。乾隆年间的玉器制作是我国古代玉雕发展顶峰,雕琢技艺精湛,数量品种、装饰纹样都是精益求精。这个时代的圆雕动物大多用于室内陈设,一般有麒麟、象、羊、鹿等,艺术水品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清两代的肖生玉雕鉴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