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论坛

首页 » 七彩珠宝馆 » 我爱翡翠 » 现代仿古玉作伪的特点和方法
bouy - 2013/4/11 17:27:00

 

现代仿古玉作伪的特点和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  人们对古董认识、喜爱程度的提高,我国很多地区的假古董制造之风也愈演愈烈,假古玉制造又是首当其冲。在目前的现代生产技术面前,仿古玉的逼真程度是非常 高的。不同地区制造的仿古玉,仿旧方式多种多样。现代仿古玉的制造是同考古发现、古玉鉴定学的发展紧密联系的,很多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被借鉴。一些古器物的  特征刚被发现,便在假古玉中出现。假古玉制造者熟悉古玉鉴定,很多制造方式是针对古玉鉴定而来的。一些鉴定经验或诀窍刚被披露.作假者便把它运用到了假古 玉的制造中,使鉴定经验成为过去。因此,识别现代仿古玉,必须时刻了解古玉仿伪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要认真分析古玉的特征,善于观察、比较,只谈真伪而少讲  缘由。
    现代假古玉的制造有如下特点:
    1、按照古玉器样式仿制。这种方式自古有之。故宫存有一些清代仿古玉,仿制品与原件存于 同一匣内,尺寸、样式、工艺非常接近。新作品又做了旧,很难区别。这类器物在现代作品中更多。由于现代制玉者中一些人手中无真玉可仿,因而变换方式,照图  册仿制。市场上能见到很多仿图录玉件,如仿红山文化玉龙、玉鸟.仿汉代玉马、玉兽,仿战国璧、璜、佩等。
    2、局部照古器仿制,略微带有变化。如此做法亦自古有之。尤其是清代的一些玉器,往往在局部采用古器造型,但多数不做旧。现代的仿古玉者为了掩饰仿古的意图.使自己的作品不易被别人识破,在仿古时有意将器型或纹饰加以变化,这类作品给人一种看不明白的感觉。
    3、拼接。拼接是各类仿古器物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把几个不同器物的局部凑到一起,组成新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细看时,看到哪一个局部,都使人觉得对;但整体风格不伦不类,有时还会出现将不同时代风格的作品拼到一起的现象。
    4、想象。这类作品略有一点古器的意味,但带有很大的想象成分。其造型奇特,工艺颇为古朴.使人感到不知为何物,不知为何用。而出售者又能编造出很多故事。鉴玉者遇到这类作品时尤其需要注意。
     5、模糊。这是古玉做旧的一种方法。把玉器表面纹饰做得模模糊糊,细部纹饰似有似无,很像古玉受蚀的样子。这类作品上往往出现不该模糊的纹饰反而模糊不  清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仿古璧、璜,上面的谷纹模糊.是人为而致。事实上,古玉器中纹饰模糊的作品是有的,但数量很少,模糊纹分布得又很合理.鉴别时需注意 分别。
    6、披纹。即在一般的器物上加饰古代纹饰。如在方形印色盒上加上战国勾云纹、蟠螭纹等,因而在识别古玉时不仅要看纹饰,还要看造型,求得纹饰及造型的统一。
     7、重色。仿古玉做旧时,一般都进行人工染色。许多作品带有重色.最常见的为黑漆古、枣皮红及石灰沁。黑漆古整体为黑褐色;枣皮红整体为红褐色,色厚重  而不见玉材本色;石灰沁为白色,作伪者或将器物表面烧成斑驳状,斑坑中施色;或于器物表面烧出一层,白而微透;或于玉上制出一块一块若石灰膏,或呈斑片状 沁。
    8、特型。体积超大或构图复杂的较常见作品,有很强的特殊感。另外,作品样式若同已知图录上玉器相同,或某些铜器、陶瓷作品局部相同时.就要认真分析这件作品是否采用了移植方式进行造型设计。
     在鉴定古玉时,要特别注意识别玉科的质量。俗话说:”好玉不作旧”,原因之一是旧玉中好玉非常少,仿之工大价格高;其二,好玉不易沁色.蚀染的色是浮 色,浮在表面,没有旧意。所以一般好玉不作旧。作旧的玉是次玉为多,有绺裂或含杂质的玉质地粗糙,软硬不均,蚀变的沁色深浅不一,可深入内部,有与古玉同  样的沁色效果,所以作旧多以次玉为主。
   

1
查看完整版本: 现代仿古玉作伪的特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