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论坛
首页
»
七彩珠宝馆
»
我爱珍珠
»
天然珍珠、养殖珍珠及仿制品的鉴别
莲花 - 2009/6/6 16:19:00
珍珠
以其所特有的典雅外观,彩色的晕光,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养殖
珍珠
及
珍珠
仿制品鱼龙混杂已进入市场,因此很有必要对它们进行鉴别区分。
1.
珍珠
的物理化学性质
珍珠
的成分:主体为碳酸钙
CaCO3(
约占
82
~
86
%
)
,矿物名称为文石
(
又称霰石
)
,
珍珠
角质
10
~
14
%,水
2
%。
珍珠
的色调:以白色为主的,可出现奶色、亮黄色、亮玫瑰色、杂色等;以黑色为主的,可出现灰、古铜、暗蓝、蓝绿、绿等色调。有色
珍珠
,是指除白、黑色以外的
珍珠
,通常为蓝色的,此外,还有红、紫、淡黄、丁香紫、绿等色的。
珍珠
的光泽:具有变幻不定的晕色
(
晕彩
)
。天然
珍珠
硬度为
2.5
~
4.5
,相对密度为
2.6
~
2.78
。人工养殖者,相对密度为
2.72
~
2.78
。
珍珠
溶解于酸,滴稀盐酸起泡。
珍珠
的发光和吸收光谱:在紫外线长波或短波照射下,天然
珍珠
发荧光
(
亮蓝、淡黄、淡绿、粉红等色
)
,养殖
珍珠
有时发荧光
(
与天然
珍珠
相同
)
,有时不发荧光。
2.
天然
珍珠
、养殖
珍珠
及仿制品的特征
① 天然
珍珠
天然
珍珠
是由
珍珠
母质在
珍珠
蚌类软体动物体内,围绕某种刺激物沉积而形成。当外界刺激异物进入
珍珠
蚌体内,接触到外套膜通道时,
珍珠
质便一层一层地将它包裹起来,形成
珍珠
。
珍珠
层主要是由角质和文石晶体垂直层面互相重叠排列呈同心圆状的生长层组成的,所以,
珍珠
是一个由两种物质构成的放射状小球体。当光线照射到
珍珠
层上时,由于重叠的角质和文石折光率不同,反射出的光波就会互相叠加,产生光的干涉效应,造成
珍珠
所特有的柔和又带虹彩晕色的
珍珠
光泽。
② 养殖
珍珠
养殖
珍珠
始于中国。现最大的养殖
珍珠
生产国为日本,中国其次。养殖
珍珠
分为海水养珠和淡水养珠。
海水养珠均采用有核培殖
珍珠
法。其方法为将母蚌的触脚切开一条沟,放入一颗作
珍珠
母的小珠子和一片包珠子的织物,由母蚌分泌
珍珠
质,将珠母包裹而形成圆形
珍珠
。
淡水养珠分为有核养珠和无核养珠。有核养珠和海水养珠相同,淡水无核养珠是由日本人首创,称为琵琶湖珠。方法是在小片
珍珠
蚌体内取出外套膜,切成
5mm
方形膜片,插进育珠母珠的外套膜内,膜片在育珠母蚌的组织液中成活。待膜片和母蚌外套膜长在一起后,就形成没有缝隙的
珍珠
囊,母蚌分泌的
珍珠
质在囊内逐渐生长而成。无核养珠而成的
珍珠
的中心是空的,一个育珠母蚌可产
珍珠
数十粒。
淡水养珠和海水养珠的主要区别是,在淡水中每个蚌体能生产很多
珍珠
而且没有固体核,相同点为养殖
珍珠
中文石晶体多平行排列。
③
珍珠
仿制品
市场上大批销售的
珍珠
仿制品主要有三种类型:充蜡的玻璃、实心玻璃和塑料镀层仿制珠。这些仿制品浸在“东方香料”中都能产生像
珍珠
一样的光泽,这种香料通常是一种硝酸纤维中的鸟嘌呤悬浮液。利用这种方法使得仿制品在外观上非常像天然
珍珠
。
3.
天然
珍珠
与养殖
珍珠
的仪器鉴别
天然
珍珠
与养殖
珍珠
的鉴定是比较困难的,两者外表特征基本相似,单凭肉眼观察很难区分,用仪器鉴测也是复杂的。目前已有比重法、锥孔法、内窥镜法、
X
射线照相术和
X
射线荧光组合法等,而且单使用一种方法也较难断定,其中
X
射线照相术和
X
射线荧光组合法是一种具有结论性的检测,但鉴定成本太高。个人购买的
珍珠
,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进行鉴别。下面介绍几种比较令人确信的天然
珍珠
和养殖
珍珠
的鉴定方法。
①内窥镜法
内窥镜法分为单镜法和双镜法,但较为严重的缺点是所需要鉴定的珠子必须单个打穿才能试验。
单窥镜法
用强光源直接从一侧照射
珍珠
来检查穿孔
珍珠
的壁。光通过
珍珠
壁反射到镜面,在镜面上光又被反射到聚焦的显微镜。若为天然
珍珠
,观察者则能见到一层一层的同心圆,一直到
珍珠
的中心,而且光的亮度随之逐渐减弱;若为养殖
珍珠
,则同心圆的范围好像是由
珍珠
母核突然开始的,而且亮度迅速减弱。
双镜法
双镜法采用的是一种空心针,两面镜子与针的延长方向成
45
°角,彼此成
90
°角。仔细地利用这种方法几乎百分之百有效。具体方法为:把空心针装在强光源前面,使光直接穿过空心针到达第一个镜面,通过这个镜面光反射到穿孔
珍珠
的壁上。如果
珍珠
是养殖的,光将沿许多平行层传播,一直到光穿透薄的
珍珠
母质的壳层;若是天然
珍珠
,光直接穿过穿孔
珍珠
,直照到第二个镜子上,反射到显微镜内。这是因为在天然
珍珠
中,当光投射到穿孔
珍珠
的壁上时,光在
珍珠
母质的同心圆内围绕
珍珠
传播,开始射到壁上的光被全反射的结果。
②
X
射线衍射法
天然
珍珠
在
X
射线的照射中,在任何位置,所产生的衍射图有六次对称,所出现的是六方图案的斑点。养殖
珍珠
只有在一个衍射位置才能产生六次对称图。在这个位置时,若把
珍珠
转动
90
°,将产生四次对称图。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珍珠
母质厚度大的养殖
珍珠
,在大部分方向上也可能产生六方图形,且检验无核的淡水养珠时,与天然
珍珠
不能区分。
③
X
射线照相法
用
X
射线照相法鉴定
珍珠
,可以测定整串
珍珠
。在天然
珍珠
中,对
X
射线的吸收决定于
珍珠
母质厚度,因为它是均匀的物体。天然
珍珠
用射线透射得到的
X
射线相片会出现几个微细的层次,而养殖
珍珠
一般在核与
珍珠
母质之间的分界线非常明显,这是因为
珍珠
母核附近的壳基质层的透光度很好。若没有固体核的淡水养殖
珍珠
,则在中心附近常常出现黑色蠕虫状斑点。
④ 荧光法
荧光法常与
X
射线法联合应用,而且它们联合应用时所得出的结论最为准确。
在
X
射线中,所有养殖
珍珠
均会发出荧光。但天然
珍珠
中,只有淡水天然
珍珠
和某些澳大利亚的天然
珍珠
才会发出荧光。这种荧光检验结果再加上仔细研究
X
射线相片提供的资料,就可以准确的鉴定串珠和相似的单个
珍珠
。
4.
天然
珍珠
与养殖
珍珠
及海珠与淡水珠的简单鉴别
天然
珍珠
与养殖
珍珠
的区别
天然
珍珠
养殖
珍珠
结构
内核是天然石英砂粒或其他物质
内核是人工制作的贝壳小圆球,或无内核。
皮色
质地细腻,光泽柔和,透明度高
(
多为半透明
)
成珠年代短,质地松疏,光泽不强,表面常有“小包”,俗称“痱子包”或“揪”。
形状
核中异物常不滚圆,故外形圆度差。
核圆,成珠后常呈精圆珠。
海水珠与淡水珠的区别
海水
珍珠
淡水
珍珠
皮色
珠质好,多为半透明
(
因海水清净
)
珠质常白中闪灰,光泽也不柔和
(
因水体混浊
)
形状
圆度不好,大颗粒多。
圆度好,小颗粒者为主。
5.
染色
珍珠
及
珍珠
仿制品的鉴别
一般颜色的
珍珠
不用改色,但如果见到较罕见的灰黑色、黑色
珍珠
,就应引起警惕。因为可能是染色的。目前所知染色方法是,将
珍珠
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浸泡,取出后放在强阳光下晒,即变成黑色。
区别的方法是:天然黑
珍珠
并非纯黑色,而是略带彩虹样闪光的深蓝黑色,或呈带有青铜色调的黑色;染色
珍珠
颜色均一、光泽差,灰黑色和黑色,如用布蘸一点
5
%浓度的稀硝酸擦洗
珍珠
,则布上会有黑迹。
常见的三种
珍珠
仿制品的区别方法:
充蜡玻璃仿制珠 在空心的圆形乳白色玻璃小球中充满石蜡。这种仿制珠密度小,一般低于
1.5g
/
cm3
,用手一掂即可区别。用细针探测球的内部有软感,外层针刻不动,表面光滑。
实心玻璃仿制珠 将乳白色实心玻璃球浸泡在“真珠精液中”中而成。用
15
倍放大镜在钻孔处观察,仅见一层极薄的“真珠精液”薄层,用针拨动会成片的脱落,不见细小鳞片状粉末。
塑料镀层仿制珠 在乳白色塑料珠外镀一薄层“真珠精液”,用放大镜观察镀层表面呈均匀分布的丘疹状,不如天然
珍珠
或养殖
珍珠
那样贴实平整。用针挑拨,成片脱落,不见细小粉末。
以上赝品除肉眼观察外,其它的鉴定特征还有均不溶于盐酸。在偏光镜下观察呈均质性,而天然
珍珠
在偏光镜下显非均质性。
随着我国
珍珠
市场的日益红火,人们对
珍珠
饰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市场上,尤其是沿海旅游胜地
珍珠
品普遍存在以养殖
珍珠
、
珍珠
仿制品冒充天然
珍珠
,以
珍珠
仿制品假充
珍珠
坑害消费者的现象,所以正确鉴赏
珍珠
十分必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然珍珠、养殖珍珠及仿制品的鉴别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2.0.1214 2001-202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