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1  /  1  页   1 跳转

我爱翡翠

onenuo
头像
离线 组别:珠宝学童
1395.95 个金币
积分407
帖子 226      精华:1
喜欢的明星:(无)
注册时间 2008-10-21
发表于 2010-08-12 16:48 显示全部


2010年6月,东渚玉雕艺人俞挺成为苏州市“苏州玉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目前的四位市级传承人中,生于1973年的俞挺是最年轻的一位。而且,他同时还保持了一个骄人的纪录,从2007年参加“天工奖”评选以来,他送评的六件/组玉器,共获得了三个金奖,两个银奖,一个优秀作品奖。在薄胎器皿件这个专项内,俞挺的成绩令人瞩目。    连续三年参加“天工奖”的角逐,俞挺都拿出自己的系列产品送评,“碧玉薄胎花瓶”、“碧玉薄胎茶壶”、“黄玉瓶”、“天宫双耳炉”、“薄胎团花对碗”、“薄胎加冠炉”,这些个人风格渐趋鲜明的作品,得到了评委和行家的认可,“我想,能连中三元,也是因为这种认可吧。 ”      从小就喜欢绘画的俞挺15岁那年进入表兄开的作坊学习玉雕。选料开料设计打稿直到动工,10余年前,俞挺为客户修整了一件薄胎玉器,从此,他喜欢上了这种美丽的薄胎玉器。      器型规整、纹饰合理、繁简得当有创新,是目前业界对俞挺作品的评价。“把2007年的金奖作品拿出来看看,和前年、去年的已经有区别了。 ”在选定了作品类型和风格之后,俞挺在刀法技艺上不断提高,“处理方法有改进,就是为了增加难度。 ”俞挺要让作品在线条复杂的外观上,做到层次分明,气质柔和。      在器型准确的基础上,器身上的纹饰是玉雕艺人“角力的战场”。目前,俞挺的作品以缠枝莲花纹为主打,“不过,我现在正把青铜器和瓷器上的纹饰,在玉器上进行一种兼而有之的尝试。构思了很久,一旦有作品就会拿出来。 ”俞挺认为再好的纹饰用多了,也会有审美疲劳,所以一定要创新。      对于“天工奖”的初评办到家门口,俞挺认为这是件大好事,“我知道很多同行不是没有好作品,只是没有机会拿出来展示而已。 ”俞挺说自己一直参加“天工奖”,就是为了亮相,“把自己的作品亮出去,让同行看,让专家看,人家指出了你的不足,你才会进步,对不对? ”所以,他觉得对于比较内敛的苏州玉雕艺人们,此次“子冈杯”与“天工奖”的牵手,非常有必要。    另外,俞挺从参加“天工奖”角逐的经验中,还有一个收获,“今天我们做玉器一定要有精品意识。 ”他觉得玉石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粗制滥造太罪过。要出精品,给时代留一些经得起检验的作品。 ”
本帖被评分 1 次
1  /  1  页   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