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来了, 任志强来了,吴晓求来了……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也“带着耳朵来听”。在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之前的敏感期,言行审慎的马局长,虽然表示“有协议”不发表观点,却很关注大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看法。 7月10日的北京,在经历连续高温酷暑之后,迎来是月最清凉的一天。与天气骤然降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政界、学界和民众对当下中国与世界经济走势的火热关注。 午后两点半,清华大学伟纶楼报告厅,座无虚席。一场关于中国与世界经济时局“风云是否突变”的讨论正在进行。 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吴晓求看来,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内部结构转型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去年实行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通胀预期,这三种因素叠加,使得2010年的中国经济变得非常复杂。 今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乃至全年,全球经济风云会否突变,甚至恶化?我国经济会否受到影响,将采取怎样的应对之策?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对于欧洲经济比较悲观,而且是长远的悲观——“因为它有一个困难,很难减税。”对于中国经济,他更乐观一些——“经济增长率可能下调,但不见得是风云突变。” 与他同样持乐观态度的还有高盛中国亚太地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她预计,下半年,外需仍然是在复苏的过程中逐渐走软,二季度GDP在10.3%,三季度或进一步下滑。“从外需看,今年上半年到明年下半年,并不是二次探底的过程,高盛仍然保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复苏是可以持续的,虽然现在有一些政治风险和下行因素。” 在政策建议上,她比较同意华远房地产集团董事长 任志强的说法,“现在什么都能松一松,什么都可以动,但是不能动房地产”。 任志强估计,GDP可能从11.9%跌到10%多一点,下一个季度可能还要跌,“去年的因素就决定今年一定是要跌的,如果目前政策不发生松动,有可能会破8”。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萧国亮更强调政策的稳定性,“炒小黄鱼,不能翻来翻去,如果总翻就会烂了”,他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的结果会是世界经济的二次探底和中国宏观政策“打右灯,往左拐”两个效应的叠加。 风云是否突变?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看来,“还不确定”,他估计,二季度经济增长会低于一季度,从11.9%下降至11%以下,原因是工业增加值已经从17.8%下降到17.5%,下降了0.3个百分点。 不过,下半年经济增长的风云就要有变化了,尤其是房地产政策。“房地产的成败决定宏观经济下一步的成败。”袁钢明的“危言”中透露出对宏观经济“危境”的担忧。 袁钢明说,现在房地产形势很微妙,可能面临着像美国和日本面对房地产暴涨的危险一样,但最后,所有这些形势都取决于政策的选择。他认为,经济会朝着坏的方向发展,对中国而言,建议“泄洪”,在减低风险的情况下,保持宽松货币政策,保持其他产业的快速增长,以替代或弥补调控房地产造成的经济下滑。 吴晓求也判断,下半年货币政策很可能中紧偏松,并建议内外均衡。 转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