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宝石造假升级 使用高温高压人工合成,劣质翡翠冒充等手法 刚刚过去的3·15活动中,包括广东地质局检测中心、广东省质量监督珠宝检验站在内的众多机构开展了免费检测活动,一大批伪劣珠宝被当场“揪出”。 总结来看,国内国外的珠宝造假行为大有升级之势,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不法商家处心积虑,广泛选用碧玺、莱茵石、孔雀石等“半宝石”产品,伪装成红蓝绿三色宝石的模样,卖出名不副实的高价。 骗术一:碧玺、莱茵石冒充红蓝宝石 在本次“3·15”活动中,红蓝宝石造假案例最多。很多市民去东南亚旅游,高价买回了假的红蓝宝石,多数是高温高压后人工合成的产品,也有碧玺、莱茵石染色加工后冒充的。用放大镜辨别红蓝宝石,最基本的特点是具有丝绢光泽,放在太阳光下摇动有星光闪耀的特点。而且,天然红蓝宝石内部的颜色并不均匀,有丝状色带流动,时常伴有裂纹。而造假品往往颜色均匀规则,光泽度差,无闪烁特点。 另外,可从价格上判断。上了克拉级别的红蓝宝石,无论在哪国购买,价格都应在万元人民币以上,几千元买到的一定不是天然宝石。 骗术二:翡翠鉴定证书上 没写“天然A货” 本次活动中,也检测出了很多名不副实的翡翠制品,以B、C级货品冒充A货的案例十分普遍。国家标准规定,天然翡翠被称为A类,漂白染色翡翠则是B与C类。 用肉眼来看,天然翡翠内部一般呈现絮状纤维结晶,无气泡,无蜡状附着物;颜色呈块状分布,颜色交界地带渐进变化。而合成或染色翡翠的颜色要么太均匀,要么变化时突兀,内部纤维不明显,时常掺杂气泡(染色时压力所致)。但由于C、B货品依然选用的是翡翠原材料,无法从触觉、比重等方面综合鉴别,对普通市民来说,鉴别难度较大,建议最好在国内购买,买后立即送到检测部门去重新检测。 广东省质量监督珠宝贵金属检验站站长郭清宏介绍说,近日所检测出的冒充案例中,多数顾客所持商家颁发的鉴定证书上并没有写明是“天然翡翠A货”,即使是打官司也很难得胜。为此,对于这种模棱两可的鉴定证书,市民最好退避三舍。 骗术三:用树脂纤维劣质翡翠冒充祖母绿 本次活动中的祖母绿造假现象也很多,不法商家利用中国顾客对于该宝石知之甚少的现状,用树脂纤维、劣质翡翠、孔雀石大肆造假。送到广东地质局检测站里的所谓祖母绿宝石,十块里倒有九块是假的。 祖母绿属绿柱石家族,从肉眼来看,一般为粒状或块状形态,有玻璃光泽,透明度比翡翠、玻璃都差,但比孔雀石、莱茵石要透明。另外,与红蓝宝石类似,市面上出现的天然祖母绿一般都有细微裂纹,重量基本在2克拉以下。顾客如果遇到2克拉以上、一万元能买到的产品,不是天然产品。 骗术四:在鉴定机构证书上做文章 不法商家为了混淆视听,多会找寻一些民间鉴定机构,也颁发出装帧精美的鉴定证书。 记者了解到,现在在国内, 钻石一般最好三证齐全,除了质量合格证外,还需同时具备省级检测机构的检测证书与美国宝石协会的检测证书。而对于天然翡翠,也需要有省级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证书;在广州市内,具有行业公信度的检测机构不超过4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