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1  /  1  页   1 跳转

潮流搭配

guzixin
头像
离线 组别:珠宝达人
19944.1 个金币
积分3230
帖子 2003      精华:23
喜欢的明星:莫文蔚
注册时间 2009-01-22
发表于 2010-01-03 20:26 显示全部



现有人口83629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 吉林等省。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16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 18世纪中叶,清说什么为巩固 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己的第二故乡。锡伯族以勇武骑射著称。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


锡伯人的长袍,系大半截的长袍,底边在膝下半尺许,袖口为马蹄形,可以卷上,可以放下,下身穿的长裤,外加“套裤”(只有两条裤腿,没有裤裆和后腰),春秋穿的是“夹套裤”,冬季则穿“棉套裤”。
  清代,锡伯族男子服装喜用青、灰、兰、棕等颜色,服饰与满族旗装样式基本相同。为便于骑马、劳动与操作,身穿左右开襟的大襟长袍和对襟短袄,上套坎肩,下着散腿长裤腿带,扎腰带,腰带上经常挂上烟袋荷包,脚穿布靴,头戴笠帽(夏)、毡帽(冬)或礼帽,当官的一般在长袍上套马褂。
主要服饰
  除了平时的服饰外,锡伯族萨满教中的萨满还有自己特制的服装;头戴六股钢盔,胸挂护心铜镜,腰围飘带绣裙。萨满穿上这种服饰跳起萨满舞,模仿各种动物的形态和追逐、打斗、厮杀的动作,既反映了原始氏族时代的精神和狩猎、游牧的生活气息,又反映了山林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特点。
      妇女穿戴要讲究些,穿长及脚面的旗袍,要粘花边或绣花宽边,外罩坎肩,坎肩有对襟的,有大襟的,也贴花边。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多镶滚边。扎黑色腿带,脚着白袜、绣花鞋。少女与未婚姑娘,一条长辫,用各色“毛线”扎辫根,不剪头发帘,头上、辫梢爱戴些花,耳戴金(银)耳环,穿着淡雅漂亮的旗袍。右侧腰部的衣兜口内,掖一条彩色手帕,一半露在兜外。脚穿绣花布鞋,显示出青春的活力。婚礼时,新娘头戴吉塔库(锡伯语头饰,即布制发圈),上有贝壳、宝石和金银制的花饰,下一排银链或串珠等装饰垂于眉宇之上。婚后一年之内,参加较大喜庆活动仍要戴上吉塔库。
  媳妇的服饰与姑娘无大差别但比姑娘穿着要鲜艳。发型也不同,媳妇梳的是“盘龙髻”,额前有“刘海”,脑后有“燕尾”,头顶上乌发蓬起,盘成髻形,日常生活中将辫梳成双辫或两“抓髻”,合起成为一个大“疙瘩髻”。头发抹头油,没有头油的,用榆树皮泡的水也粘稠光亮。面部可以涂粉,口可以涂口红,可以染指甲等。头部髻上插着金簪,腕上佩带金(银、玉)手镯。
     已婚妇女头上盘头翅。妇女戴耳环、手镯、戒指等。男女裤腿均扎黑色腿带,年轻女子扎红色、粉红色腿带,丧事时扎白色腿带。今散居在东北的锡伯族服装已和当地汉族、满族相同。新疆锡伯族妇女虽仍喜穿旗袍,大襟、下摆、袖口多镶滚边,长及脚面,但服饰已有显著改变,特别是青年已多穿连衣裙等。男子穿对襟短衫,裤脚在脚踝处扎紧,冬天也穿大襟开叉长袍。
  上年纪的妇女出门时,手里还要拿个烟袋,串门时互相装烟进礼。
  锡伯族妇女擅长刺绣,如同男子会骑射一样,妇女如果不会刺绣,就会被人轻视。刺绣图案多为花鸟鱼虫等。
  锡伯族最早生息在大小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一带,后移居嫩江、松花江流域,过着射猎为务,食肉衣皮,凿冰没水中而网鱼鳖的渔猎生活。根据史书的记载和民间传说,直到十六世纪末叶,狩猎和捕鱼在锡伯族的经济生活中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关于锡伯族这个时期以及更早期的服饰情况,史籍中都没有比较直接而明确的记载。但根据当时当地的环境特点和他们捕鱼围猎、骑马善射的生活特征,以及周围民族的情况,我们可以推断出锡伯族的早期服饰衣料是以鹿、犴等兽皮为主,比较注重防寒保暖功能。
  锡伯人的长袍,系大半截的长袍,底边在膝下半尺许,袖口为马蹄形,可以卷上,可以放下,下身穿的长裤,外加“套裤”(只有两条裤腿,没有裤裆和后腰),春秋穿的是“夹套裤”,冬季则穿“棉套裤”。
  清代,锡伯族男子服装喜用青、灰、兰、棕等颜色,服饰与满族旗装样式基本相同。为便于骑马、劳动与操作,身穿左右开襟的大襟长袍和对襟短袄,上套坎肩,下着散腿长裤腿带,扎腰带,腰带上经常挂上烟袋荷包,脚穿布靴,头戴笠帽(夏)、毡帽(冬)或礼帽,当官的一般在长袍上套马褂。
  锡伯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在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他们原居东北,是古代民族鲜卑人的后裔。17世纪初,当时居住在吉林扶余一带以渔猎为生的锡伯人部落,归服兴起于东北的满洲。1636年被编入八旗,之后被大批南迁与满洲八旗混杂居住,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已的第二故乡。从此,就造成了锡伯族分居东北和新疆两地的局面  锡伯族过去信仰多神,还有信仰萨满教和喇嘛教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纪念先民西迁的节日。锡伯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跟满语很接近。锡伯族兼用汉、维吾尔、哈萨克语。锡伯文是民国36年(1947年)在满文基础上改变而成的,一直沿用至今。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因而,锡伯族享有“射箭民族”的美誉。

  锡伯族的民间节日,多数与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而新疆的锡伯族把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定为西迁节,锡伯语称“杜因拜专扎坤”。过西迁节时,家家吃鱼,户户蒸肉,届时还要三五成群到野外踏青摆野餐。过去各家各户都要制作面酱(米顺),盛入瓦缸中,作菜肴的调味品。这是二百余年来锡伯人民的传统节日,纪念一部分锡伯族西迁祖国西北边疆的伊犁地区,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又有怀念亲人之意。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在锡伯村屯,都要在寺庙内拱灶,杀猪,吃高粱米饭,每户都去当家人,进行聚餐,来纪念锡伯族西迁的历史壮举。此外,祭星也是锡伯族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举行。节日这天,各家选一只肥公羊,用水洗干净,宰后,在院中放一张桌子,把宰杀的羊放在桌前,在再在院靠西屋的墙角放一小炕桌,在上面摆七根蜡烛,摆成北斗七星的样子,然后点燃。又在院的西北墙上按北斗七星的位置锭好事先削好的七根木桩,在每根木桩上点燃一根蜡烛。将当晚煮好的羊腿供一夜,祈祷七星保佑。

“贝伦”舞蹈是锡伯族自娱性舞蹈的泛称,也是锡伯族民间舞蹈的第一大种类。它是起源于古代锡伯族人艰苦渔猎生活中模仿生活、生产姿势的一种古老舞蹈。如今,在保留原始舞姿风貌的基础上,经过现代人的再创造,拓展出了行礼舞等10多种“贝伦”舞蹈样式。

紫馨有话说:虽然不常听说,不过这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民族。男子都擅长骑马射箭,女子则要擅长刺绣。他们的“贝伦舞”也被列入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信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的“贝伦舞”会被一直传承下去直到永远。


附件附件:

下载次数:303
文件类型:image/pjpeg
文件大小:
上传时间:2010/1/3 20:25:51
描述:jpg



1  /  1  页   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