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1  /  1  页   1 跳转

珠宝广告

lunazoe1
头像
离线 组别:珠宝达人
20 个金币
积分2124
帖子 113      精华:0
喜欢的明星:(无)
注册时间 2015-05-13
发表于 2015-10-07 16:02 显示全部


美国时尚圈都有哪些中国身影和中国元素?除了我们熟悉的刘雯表姐,穿着番茄炒蛋的Rihanna,当然也少不了时尚新媒体的入驻,在美国,如何进驻主流时尚圈获得一手咨询,如何在美国疆域开拓中国时尚媒体市场?抱着这个问题,我有幸对话了这样一位中美时尚媒体人——孙洁。
对孙洁的第一印象,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媒体人,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事业就和国际时尚媒体捆在一起,从担任包括《ELLE》,江苏省人民珠宝耿晓增
《Seventeen》在内的多家时尚杂志编辑,到《TIMEOUT》杂志前中国区主编。最终自己出山,打造自己的国际市场媒体平台。201年孙洁在纽约创办了知名时尚新媒体平台——Bomoda摩登系。今年,她再度创业,打造“她享传媒”,成为时尚新媒体领域的连环创业者。
要做纯粹面相中国的东西
从孙洁的履历表看,在来美国以前,她一直没有离开过传统时尚媒体纸媒,从《ELLE》杂志,到《TIMEOUT》中国版主编,孙洁说,似乎自己从来都是在做一本西方杂志的中文版,却没有一本杂志一开始就来自于中国,这也成了她创建摩登系的最大动力。“我在伦敦有一些作者,在巴黎有一些作者,在米兰有一些作者,所以我就想多一点地把这些资讯弄过来,我想做到,时髦的纽约女孩看的东西,中国的时髦女孩能几乎同时看到它。”孙洁说。
2011年,孙洁联合合伙人,NBC环球前副总裁Brian Buchwald,创建了现在在海外华人时尚圈里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Bomoda摩登系,聊到在摩登系的创业经历,孙洁坦言自己也是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束永前
创业不怕变更轨道
一开始,孙洁想做一个邮件订阅系统,让用户很快接收到时尚信息,但是孙洁很快发现,邮件订阅系统并不适合中国环境,于是,开始转型做电商,在销售过程中,通过和各大国际品牌的合作,发现了数据的重要性。“我们从电商方面发现哪个牌子人们愿意买,所以这方面我们就积累了数据,后来就发现品牌对这个数据更感兴趣了,因为他们想了解竞争对手的数据。现在数据成了Bomoda的强项。”
然而,大数据虽造福了摩登系,却并非孙洁的强项。2015年夏天,一心只想做好内容的她离开自己创办的公司,在纽约重新租了一张办公桌,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
从专长到专注
孙洁的这家新公司叫她享传媒,创办的初衷很简单,还是想要把内容做得更细,把专长发挥到极致。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孙洁,承认自己虽然是新闻人,但并不做硬新闻,因此,她把自己的她享传媒定位成是一个数字平台,要做PGC(专业生产内容),
束永前医生
而非用户创造内容(UGC)的平台。
而她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受,也是因为在美国时,见到太多一辈子写餐厅、一辈子写旅行的“专家”媒体人,他们的专业和专注都让她印象深刻,因此,对于自己的她享传媒,她也励志要培养更多类似的专家。“我就觉得自媒体微信这种平台的出现培养出一些享受生活中最好东西的专家,人生苦短,怎么在有限的人生时间里面让你享受到最好的,把自己投入到无限的享受当中去,你需要挑选,需要人帮你挑选,我就想做这么个东西,做个Curator的角色。”
好内容不缺广告投放
和多数自媒体一样,她享传媒目前也主要靠广告盈利。孙洁告诉我,好内容真的不缺广告商,她现在要做的,不是到处找广告赞助,而是精心挑选真正适合自己平台的广告内容和广告商。
“你的内容如果好的话,他们会自动来找,反而我可能会稍微再收敛一些,不会那么激进地说我要这个要那个,我可以说NO”。
谈到未来的希望,孙洁说,自己想要把她享传媒打造成为一个女孩享受好衣服、化妆品、去旅行,都会第一个想到的新媒体平台。
女创业家在纽约单打独拼 一样可以很幸福
孙洁和很多创业者不一样,最初来纽约是陪先生过来读书,留在这里创业,是她自己不曾想过的。可这创业的道路一旦开始,就很难收住了,如今,她的先生早已回国,夫妇俩两地分居,为的都是共同的事业梦想。孙洁说,他们夫妻二人都以事业为重,得到丈夫的支持,让自己很骄傲。两个人有一个非常浪漫的习惯,每年都在一起,以旅行的方式度过新年。
“我们都很喜欢旅游,肿瘤科刘平七大洲都去过了。我觉得最难忘的是南极。因为我喜欢蓝色,它那边有很多的冰,由于时间太久之后,空气不在里面,冰就变得非常蓝,再加上夏天冰会融化,我们坐着皮划艇过去的时候,看到冰都是一块一块,就好像身处在一个印象画里一般。”
和孙洁做了很多年朋友,我觉得她有点轴,因为她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她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能做什么,想要过一种怎么样的生活,纽约是一个节奏非常快的城市,在纽约创业就意味着让自己的人生踏上了不停止的快跑道,而孙洁恰好也是个非常热爱跑步的人,相信她会在自己的人生跑道上,越跑越快,越跑越远。
从论坛时代到微博时代,再到微信时代,水军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他们自称舆论的“弄潮儿”。
水军的兴衰起伏,与中国互联网的进化相互交织。他们是社交时代的镜子,折射的不仅是屏幕上的瞬息万变,还有公众意识与舆论的更替变迁。
从人声鼎沸到繁华落尽,如今,水军进入蛰伏期,静待属于他们的春天再次来临。
论坛时代:兴起2005年,互联网爆发式发展,广告人士敏感地把握时代脉搏,网络公关公司应运而生。以经济手段,公司化、集团化的运作,组建了水军大队。水军登上了历史舞台,并成为网络世界的重要角色,但真正大规模崛起,需追溯到论坛时代。
2010年前后,水军开始出现团队和阵营,天下分割,各自抱团取暖。最终被一个名为 “疯客”的团队一统天下,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疯客,2009年成立,建立初衷为加强团队凝聚力,后因其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和运营能力,挤掉大部分水军团队,而成为江湖霸主。
得得(网名)是疯客核心成员之一。2012年刚上大学的他,课程松,天天玩游戏,了无生趣,就想利用闲散时间挣点外快。松散管理的水军成为他的选择。搜索“水军团队”,第一页的搜索结果被“疯客”霸场。于是,得得填写详细的调查资料,加入疯客组织。
当时的疯客大概有50个QQ群,每个群500人。这2万多人,构成当时水军的核心力量。每个人手里,至少养了几百个论坛账号,资深点的养了上千,甚至上万账号。
他们分为初级、中级、管理层三个等级。十几个管理者,每人都被分配两三个群,进行管理、分派任务。术业有专攻,这些群里,有专业发帖的,有写评论的,有回帖的,各司其职。管理者在群里下发“任务单”,空闲的人领取任务,完成后登记,按月结款。
得得最早加入初级群,第一天的任务就是注册各种论坛账号,忙碌一天只挣了7块钱,第二天14块,第三天20块——前一个月,得得在上手各项工作,慢慢养大天涯、百度、猫扑、西祠胡同、凯迪、十九楼等大论坛的账号。江苏省人民珠宝刘平
这一个月,他每天早上8点起床,凌晨2点才睡,累死累活挣了1000元。慢慢上手后,第3个月开始,每天中午12点起床,看视频、听歌,利用闲暇时间操作下任务,晚上等着查钱即可,月入两三千。
这大概是当时水军的平均收入。水军都是松散管理,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专职的非常少,大部分兼职。而团队组建者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广。
当时水军内部流通一个软件,叫“大旗发帖助手”,导入账号和密码的文档,只要按1和2,软件会自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水军以此可迅速切换上百甚至上千个账号。
得得看室友玩游戏,经常用一款叫“按键精灵”的软件,可设置按键顺序,和“大旗发帖助手”结合,就可以自动运行刷帖任务。他把室友的几台电脑征用,一个晚上可以完成五千多条发帖、顶贴任务。当时发贴的价格是5毛,回帖顶贴便宜点,两三毛,一个晚上就是几千块的收入。
“水军并不是什么高端职业,大部分人都挺底层,挺低端”,得得很快就不再混迹底层,因为利润太低,做事烦琐,毫无技术含量,他要成为“包工头”。
有客户资源就能成为包工头。得得注册了一家淘宝店,并从一个老水军那里取到经:只要能留言的地方,就能打广告。他大量铺设自己的广告,很快就有公关公司找上门。此后,得得不再接受别人分配的任务,转而给别人分派任务。每月收入翻了几番,月入三万元。
在论坛时代,水军充当了“捧人推手”和“网络珠宝”两个身份,网络公关公司深谙如何迎合网民大众的心理和趣味,将时下的新闻热点和网民情绪结合起来,通过“借势”和“造势”达到营销目的。同时,一些公司敏锐地发现,恶意诋毁、攻击对手比正面宣传自己更有效。
“当时的水军野蛮生长,没有底线可言,只要有钱,客户提供什么样的内容都发”,得得也看到水军制造谣言或传播话题的快速有效,在如潮的“民意”之下,给政府部门的理性判断造成干扰。除此之外,一些涉及维权民生类帖子特别走俏,因为内容敏感,其发帖价格要翻倍,高利润让水军趋之若鹜。
论坛时代是一个舆论野蛮生长的年代,潘多拉的魔盒刚刚在网络上打开,失控慌乱,没有规则、没有底线,网络暴力时有发生。水军只是其中一个极端表现。
微博时代:鼎盛2013年前后,微博时代进入鼎盛巅峰阶段,也是水军的狂欢盛宴。
微博像一张大字报,传播路径由点到面。博主可以在大字报上肆意狂喷,粉丝则可赞可骂,点击“转发”,信息就完成再传播。一个人发一篇微博,如果有大量的人转发,就可形成舆论中心化,极易聚合广告效应。正因如此,微博才可以屡屡在营销活动中取得“一呼百应”的惊人效果。
微博史上最早的营销事件,当数“后宫优雅”事件。2009年底,一个名为“后宫优雅”的微博突然火了,她自称美女一枚,有私人飞机,与许多大牌艺人私交甚好,还投资了电影《阿凡达》。三个月后,“后宫优雅”声称要代言一款网络游戏,停止更新微博,事件落下帷幕。
“后宫优雅”事件后,微博的“钱味”已呼之欲出。水军开始盯上微博这块肥肉,就像微博平台上的病毒,他们总是试图寻找游戏规则中的漏洞,通过入侵达到盈利的目的。
在微博时代,水军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各司其职,各享利润,最早的渗透则从刷粉开始。起初,微博只需邮箱就可注册,而在网上可购买到批量注册的邮箱,100块钱1万个,最常见的是163、搜狐和雅虎邮箱。水军再用邮箱批量注册微博号,然后用号同时关注一个账号,达到刷粉目的。但这种方式效率太慢,耗费人工,很快就被更快捷而有效的软件取代。软件可批量注册微博号,一个号售价2毛钱。此外,也可直接刷粉,200元可刷1 万个粉丝。
微博进化到需要手机号注册时,得得发现一个漏洞,可以通过同一个手机号不停地绑定、解绑,注册3到5个微博号。后来随着业务量增大,就出现了基于漏洞的注册软件,得得从淘宝上批量购买账号。此时价格已暴涨,一个账号从2毛钱涨价到两三块,达人号5元,加V的号15元。

当频繁切换登陆和异常操作频繁,就会导致微博账号被封杀,需要手机号解绑。得得就会找到一些卡商,他们手头有几千个手机号,用于发送验证码,解绑微博账号。
最后编辑lunazoe1 最后编辑于 2015-10-07 16:10:14
1  /  1  页   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