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国王学院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本·巴勒特博士认为,地铁的污染颗粒物可能主要来自车轮与轨道摩擦时产生的灰尘颗粒物。瑞典医学教授哈恩·卡尔森在对斯德哥尔摩地铁空气的研究中也发现,地铁空气中存在大量对身体有害的微粒,如煤、沥青、铁等,主要是由未充分燃烧的燃料及车轮摩擦产生的。它们比汽车尾气对健康的伤害还要大,每年会造成5000多人死亡。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钮文异认为,地下、密闭、人员密度大,也是造成包括地铁在内许多地下场所空气污浊的重要原因。人呼吸时会呼出二氧化碳,产生部分细微颗粒物;人身上难免会携带一些尘埃,在相互摩擦拥挤时,就会导致二次扬尘;公共场所虽然禁烟,但我行我素的烟民仍然存在……这些因素加上地下通风不良,最终导致地铁内PM2.5升高。宋伟民研究还发现,真菌污染也是引起各类感染的重要因素,各种微生物均易附着于颗粒物表面,长期悬浮于空气中。如果地铁内相对湿度高于70%、灰尘多,加上通风不良、日光不足,真菌可存活较长时间,影响人们健康。
须通过的验证才能加他/她为好友
给他/她的附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