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1  /  1  页   1 跳转

我爱翡翠

赛月赛月
头像
离线 组别:珠宝小达人
20 个金币
积分1024
帖子 354      精华:1
喜欢的明星:(无)
注册时间 2013-05-10
发表于 2013-10-15 11:00 显示全部


据业内人士爆料,目前翡翠市场主要存在4大陷阱,消费者须仔细留意。
一、以次充好。此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将B货、C货、D货翡翠冒充A货翡翠。据了解,所谓A货翡翠是用无杂质的翡翠原料直接打磨而成的纯天然翡翠制品,是真正意义上的翡翠。而所谓的B货则经过了杂质漂洗,将天然翡翠经过强酸浸泡后充胶处理而成,此种方式可以除掉翡翠内部的杂质并可以提高其透明度。但时间一长会出现胶的老化现象,从而使翡翠表面变得黄而干,透明度下降。C货除漂洗杂质外,还进行了人工染色。D货是一种镀有色膜的翡翠,材质也是天然的,但表面的这层有色膜时间长了也会老化、脱落。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专家指出,正常的翡翠生产只是对翡翠进行切磨、抛光、雕琢等处理。这些处理方法都属于正常的加工方法。一旦经过强酸处理,漂白填充处理以及染色以后,就不属于纯天然宝石了,也没有了保值和增值的作用,只是一种装饰品。
二、以假充真。最常见的是染色石英石冒充翡翠。染色石英石俗称马来西亚玉、马来玉、马玉,由于颜色像翠绿,是仿翡翠的常用品。还有染色蛇纹石玉(岫玉)冒充“血丝玉”。据说最开始用的染料居然是红墨水。另外还有用玻璃仿白玉(软玉)、玛瑙。
三、定名混乱。有的把白色或黄色的大理石称做白玉、黄玉,把绿色的玉石统称为翠玉,极易与翡翠相混。
四、价格陷阱。一些商家利用投资者喜欢“砍价”的心理,标出天价,然后随便购买者砍价,想砍多少砍多少,只要不低于成本价。因此大多数时候商家表面上叫苦连天,心里却暗暗高兴。消协就曾接到过一起投诉,一位顾客在旅游景点买的翡翠手镯,标价25000元,他花了2000元买来,可据专家估算,这种料子的翡翠手镯正常标价应该不到1000元。
赛月赛月
头像
离线 组别:珠宝小达人
20 个金币
积分1024
帖子 354      精华:1
喜欢的明星:(无)
注册时间 2013-05-10
发表于 2013-10-15 11:02 显示全部


楼市受到多项辣招所压,投资者惟有另寻有形资产保值。其中富有吉祥寓意的翡翠,在热钱入场追捧下,身价急速上扬。不过,遇上内地经济转弱的冷锋,缓和了翡翠市场的热度。专家指出,此时入场买优质翡翠的价位较为合理,加上翡翠盛产地缅甸的原料出口大减,支持翡翠的长远增值潜力,但投资翡翠不应抱有赚取暴利的心态。
市场上99%翡翠首饰用品均产自缅甸,过往缅甸政府有举行翡翠原料的大型公开拍卖会,从当局官方数据可见,在价量齐升刺激下,2008至2011年的三年间,成交额大增逾六倍至279亿元人民币。
战事阻採矿供应不明朗
不过当地政局不稳,矿区已因战事停工,去年中甚至取消公开拍卖会,至今未有宣佈下一期时间表。市场甚至热传缅甸欲禁止翡翠原料出口,惟消息未经官方证实。当地媒体指出,去年翡翠原料产量按年减少万吨,出口量也大减。
翡翠市场忧虑可能失去重要的供应源,着名翡翠专家兼香港珠宝学院院长欧阳秋眉表示,缅甸实行封山令后,翡翠原料供应减少,内地市场出现「麵粉贵过麵包」的现象,甚至有玉石商家囤货待沽。秋眉翡翠营运总监严军补充,目前缅甸对翡翠原料出口政策未有确实表态,市场都在摸索,暂时惟有利用已有原料,或通过非公开渠道取得,难免令成本递增,他相信,当经济低迷的因素消化后,最终会反映到翡翠售价上。
中国是翡翠最大的消费市场,翡翠一直在送礼、婚嫁文化中有较大需求;但随着去年内地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令此前一度膨胀的奢侈品市场降温,有业内人士承认,翡翠成交额去年已下滑三成。
优质货罕有价格料回升
欧阳秋眉坦言,高消费品颇受经济好坏影响,客户对高价货品趋向审慎,去年交易有所减少,价格回落到合理水平。但她认为,调整期过后,翡翠价格将再次攀升,皆因优质翡翠出产越来越少,在缅甸矿区开採中,一万粒次生矿石中仅一粒,建议投资者不妨趁低吸纳优质翡翠。严军甚至认为,翡翠市场已见底,即使价值平均下降10%至20%的中档翡翠,已不可能再跌。
天成国际珠宝部主管冼淑贤指出,受经济转差影响,100万元内的中低档翡翠,价值有所回落,如冰种在2011年后期下跌逾三成,逾百万元的手镯价格降至70万元;但内地客和收藏家对顶级翡翠的需求依然存在,价值未受太大影响。该公司去年的珠宝及翡翠秋季拍卖会上,一条罕有翡翠珠链以1.06亿元成交,创单件翡翠的世界拍卖纪录。
1  /  1  页   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