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1  /  1  页   1 跳转

我爱翡翠

bouy
头像
离线 组别:珠宝学童
20 个金币
积分456
帖子 132      精华:4
喜欢的明星:(无)
注册时间 2012-11-26
发表于 2013-06-17 16:46 显示全部


 

玉友说玉——和田玉籽料的皮色与选人育才有感


 
 



 



 



 
 

  导读:到和田第一次逛玉石巴扎,真的有些迷惑。以往印象当中,关于玉石的成语,多与皮色无关。比如白玉无暇,玉洁冰清,守身如玉,玉堂金声……似乎都在追求纯而又纯。而包裹玉石的皮色,到底是什么?如何形成?又为何成了卖点?


 


在和田逛玉石巴扎,经常会被维族巴郎子紧紧包围,一边向你手中塞上一块皮色鲜亮的玉石,一边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明:"河坝的,糖皮子,好石头。"巴扎上随 处摆放的各色玉石,五彩斑斓。少数看来是天然本色,多数明显是人为染成--卖玉人两手夸张的红黄,和玉石同色,就是明证。


 


到和田第一次逛玉石巴扎,真的有些迷惑。以往印象当中,关于玉石的成语,多与皮色无关。比如白玉无暇,玉洁冰清,守身如玉,玉堂金声……似乎都在追求纯而又纯。而包裹玉石的皮色,到底是什么?如何形成?又为何成了卖点?


 


毕竟是在玉都,很快就有人给我补了一课。原来和田玉从原料来说有山料、山流水、籽料之分,其中籽料最为珍贵。山料产自昆仑山,每当冰雪消融,便有山料夹杂  在昆仑石中,随洪水由南向北奔涌而下,汇入玉龙喀什河;一路之上,经反复磨滚、撞击,外表疏松的杂质被渐渐剥离;流经地势平坦的和田县时,沉淀下来的宝 玉,在玉龙喀什河中又浸润了千万年,最终形成的圆润光滑、质地坚硬、如凝脂般的宝玉,即为籽料。籽料外面的皮色,是其独有的特征;展示皮色是为了证明其" 籽料"身份。


 


研究皮色形成过程及其本质,方知皮色原是玉料杂质,多为玉料在河床长期浸润过程中,周边的铁质、石墨等物质,在其表面解理或裂纹处,逐渐染色,在玉石表面或顺其绺裂,留下红、黄、青、黑各等色彩。


 


新疆和田玉从新石器时爱我珠宝,爱我时尚始,经历了夏商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秦汉魏晋时代、隋唐五代时期、元明清时代,走过了漫长曲折的辉煌之路。古玉器断代一个重要  依据,就是从玉质、形制、刀工、沁色等多个方面,从细微处辨识各个时代的特征。任何一个年代流行的时尚,往往隐喻着人们的追求,往往有着深刻的时代政治经 济文化的背景。中国的玉文化,也走过了神器、礼器,并演绎成德玉,玉遂成为君子品德的象征。"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 也;其声舒扬,博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所以,"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在这种传统文化背景下,美玉大多数时候 自然是要追求"无瑕",皮色等杂质是要被玉匠想方设法剔除的。


 


此间,也有不少时期,玉器加工追求俏色巧雕;当今时代,亦正流行。玉石多彩的皮色,在玉匠加工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往往增色不少,俏雕玉器成为流行的追捧。  于是,最有权威的国玉因皮色靓丽而身价倍增,直引得全国乃至周边国家的玉石纷纷来和田"留学",并专门染了皮色冒充和田籽料。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与人类社会都是相通的。存在即是真理,既有其历史必然性,又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念及此,联想到组织部门选人育才以及为人处世之道,感触有三。


 


感触一:现实社会少完人,选才勿求全责备。


 


和田美玉应该没有瑕疵,但是现实生活中,无瑕美玉极为罕见。玉匠选料,当然首选没有瑕疵的上乘籽料;上乘稀少,退而求其次,只要玉质好,虽有些许杂质、裂纹,皆可入选;经反复琢磨,去杂质,修绺裂,仍可成器--瑕不掩瑜么。


 


如果把庙堂圣贤、人间君子比作无瑕美玉,现实生活中同样罕见,芸芸众生或多或少都有些许"瑕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选人才也不应求全责备,只要  本质是块"真玉",德行优良,基础扎实,即便有些缺点不足,只要无伤大雅,就可当做"籽料"拿来"琢磨"。玉不琢,不成器。人才的这些缺点,只要在适当的 条件下培养历练,反复"雕琢",仍堪大用。否则,"李云龙们"也就没得混了,更谈不上立什么战功了。


 


感触二:扬长避短用人才,巧搭妙配出特色。


 


当今玉石届流行欣赏和收藏带皮俏色和田玉,而且从追捧一块玉石上有单一色彩发展到追捧多种色彩--玉上五彩,千金难买。因此现代玉雕工艺更是讲究用足皮 色,巧雕、俏雕,因材施"工",把玉石雕刻当成一个系统工程。那些从技术上讲本为杂质的皮色,绝不会被玉匠全部剔除,而是一定要灵活运用,为美玉锦上添  花,有时甚至能起画龙点睛之效,使得一块有瑕疵的玉石价值倍增,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现实社会,用人同理。如何看待人才的缺点,如何把"缺点"转化为特点,如何充分利用好班子成员各自特点,组织搭配好一个领导班子,形成一个各尽所能、相得  益彰的整体,大有学问。人人各有缺点和不足,能力突出的干部往往个性也突出,或者说缺点也突出。比如:有些干部工作有魄力,有闯劲,雷厉风行,但是总爱得 罪人;有些干部办事沉稳,思考深入,讲规矩,讲原则,但是做事按部就班,缺乏激情;等等例证,不一而足。


 


首先要认识每个成员的特点,分工做到扬长避短;其次要正视"缺点",换个视角看"缺点",在特定场合,也许就是推进工作的独有特点;其三要科学组合,合理搭配,各尽所能,默契配合,一个班子就可能成为一个能力超群、特色鲜明的战斗集体了。


 


感触三:世间真情最可贵,有些缺点可亲近。


 


利益驱动之下,和田玉被各色人等疯狂开采,玉龙喀什河满目疮痍,因此玉石巴扎上的好料越来越少了,玉石染色作假也就得以盛行。其手段大体有三类:一是将普  通甚至劣质的山料染色伪装成籽料;虽然是假籽料,但毕竟还是和田玉。二是将其他地区产量大、价格廉的玉石染色,伪装成和田籽料,以次充好。三是索性拿人工 合成的材料假冒和田玉籽料。


 


大巴扎上,维族巴郎子卖玉也玩上了技巧:先是给你拿出一些皮色玉质皆次的劣等料,如看不上立马拿出皮色好但玉质普通的料;仍看不上,再拿出玉质好但皮色普  通的料;要是你还是看不上,很快你就可以拿到一块看似玉质皮色俱佳的"上品"--这时候,你可就要小心了,你手里拿到的,十有八九是块假玉。也就是说,当 你拿到一块看不出任何瑕疵的玉石,只有两种极端的可能--一是你有幸拿到了玉中极品,你捡了漏;二是你拿到的是彻头彻尾的假玉。经常逛玉石巴扎的都明白: 捡漏几率极低,基本不可能;在大巴扎如若看到"无暇美玉",多是一笑弃之。


 


现实社会就是一个大巴扎。洁白无瑕的真君子已经极其稀少了,你所能见到的都是有着或多或少缺点毛病的普通人。与人交往,要看重其本质,包容其缺点。同样,  自己有缺点,尽可能改正,尤其是致命的缺点,必须磨砺祛除。但是又大可不必过于苛求自己凡事做到完美无缺。自己有些缺点并不可怕,但是千万不要遮掩、伪 装;有时候,无伤大雅的缺点和不足,还可能成为一个人独有的个性,让人感到真实,可以亲近,至少是块可以雕琢的"真玉"。如果一个人,时时给人的感觉都是 真理和正义的化身,处处都显得完美无缺,从他身上你几乎无法发现任何缺点--这样的人,你敢和他打交道么?


 


归根到底,一块玉料是否有价值,瑕疵多少固然需要考察,大前提是它必须是块真玉,否则一切无从谈起。人才是否勘为大用,缺点不足固然要考察,大前提是他必须有良好的德行才干。干部选拔任用,讲究德才兼备,但是必须强调"以德为先"。


 


也有一种玩家,专门玩"皮子"--玉质不佳,但皮色极其鲜亮。下功夫雕琢一下,外表倒也颇为惹眼。但这等货色,终因玉质极差,难成大器,不入大雅之堂,市场上,当然也卖不出好价钱。


 





 



和田玉交易网www.86ykx.com
1  /  1  页   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