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1  /  1  页   1 跳转

珠宝广告

暄116
头像
离线 组别:珠宝小明星
9090 个金币
积分7472
帖子 3217      精华:6
喜欢的明星:周恩来
注册时间 2009-05-16
发表于 2009-10-28 15:34 显示全部


由于对银饰的大量需求,苗族银匠业极为兴旺发达。仅黔东南境内,以家庭为作坊的银匠户便成百上干,从事过银饰加工的人更是多达数干。家庭作坊多数为师徒传袭的父子组合,也有夫唱妇随的夫妻组合。这些作坊常是农忙封炉,农闲操锤,皆不脱离农事活动。

  黔东南境内的苗族银匠可分为定点型和游走型两类。多数为定点型,他们在家承接加工银饰,服务于相对封闭而形成区域格局的一寨或数寨,客户毫无例外来自本系,所以,也可称之为支系内部的银匠。定点型银匠的分布和数量,依据区域环境及市场需求自然调节,以施洞、排羊、西江、湾水、王家牌等地较为典型。游走型银匠同样以家庭为作坊,农闲季节则挑担外出,招揽生意。通常每人郡有自己的专门路线。他们并不局限只为本系或本民族加工,对沿途数百里其他分支或民族的银饰款式都了然在腑,加工起来亦轻车熟路,得心应手,所以也可称之为地域性银匠。据调查,黔东南银匠游走足迹遍历全省,并延及广西北部及湖南西部。

  黔东南境内不仅苗族银匠多,而且出现了以霄山大沟乡的控拜、麻料、马高为代表的银匠村。银匠村中数百户人家,80%以上以银饰加工为副业。农闲时节,村寨之中叮当之声不绝于耳,炭火炉烟荡然于户,一派繁忙景象。游走型银匠皆出于银匠村,密集的加工力量迫使银匠村的一部分人选择外出经营的方式。银匠村是贵州境内的一个奇特现象,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比起苗族银饰的历史,苗族银匠的历史要短得多。据对施洞、控拜、壬家牌等地银匠的调查显示,苗族银匠大约出现于清末,至今才有近百年历史。最初的苗族银匠大多挟铁匠之技艺改行拜师,向汉族工匠学习打制银饰。龙里云雾山一带的"打铁寨",是当地唯一有苗族银匠的村寨,包揽了方圆数十里的银饰加工制作。至今,仍不难由这一地名证实我们的观点。苗族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而且,银饰造型本身对银匠的手工技术要求极严,非个中高手很难完成。

  贵州非白银产区,历史上的银饰加工原料主要为银元、银锭。也就是说,苗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经年累月,积攒下的银质货币,几乎全都投入了熔炉。正因为如此,各地银饰的银质纯度以当地流行的银币为准。譬如民国时期黔东南境内是以雷山为界,其北边银料来自大洋,纯度较高,南边来自贰毫,银饰成色较差。20世纪50年代后,党和政府充分尊重苗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每年低价拨给苗族专用银。

  除了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里手,在造型设计上苗族银匠也堪称高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苗族银匠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另一方面,作为支系成员,也为了在同行中获得竞争优势,苗族银匠根据本系的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对细节或局部的刻画注重推陈出新。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银饰日臻完美。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以不触动银饰的整体造型为前提。苗族银饰在造型上有其稳定性,一经祖先确定形制,即不可改动,往往形成一个支系的重要标志。苗族女性饰银,爱其洁白,珍其无瑕。因此,苗族银匠除了加工银饰,还要负责给银饰除污去垢,俗称"洗银"。他们给银饰涂上硼砂水,用木炭火烧去附着在银饰上的氧化层,然后放迸紫铜锅里的明矾水中烧煮,经清水洗净,再用铜刷清理,银饰即光亮如新。

  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1  /  1  页   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