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入门不得不说的就是4C标准,虽然很枯燥但是这是教你如何选择
钻石的唯一法则。
所谓4C就是重量carat、车工cut、颜色color、净度clarity。
也就是说4C标准直接能决定
钻石的价值。在每个参数确定时,
钻石的价值被决定了。
4C篇之重量carat
重量是4C标准中最重要的参数,他的多少决定
钻石的大小,以及
钻石的稀少程度。
钻石通常以克拉为单位,又称卡,英文carat,简写ct。
1ct=0.2g 1g=5ct
通常人们习惯定义1ct=100分,大家熟知的30分50分等就是指的0.3ct 0.5ct
为什么会以克拉为单位呢,
其实早在200多年前,人们已经知道
钻石是一种珍贵的宝石, 但是却苦于找寻一个公认而又方便的衡量单位, 后来人们发现了一种名为克拉的豆, 特性就是每一颗豆子的重量都是一样, 就算有差异, 也只是这么一点点, 所以对于奔走世界各地的
钻石商人来说, 只要携带一点克拉豆在身旁, 就可以买卖
钻石和宝石, 既方便又精准, 所以被公认为计算宝石重量的单位, 以克拉为单位。
克拉,希腊语carob,是地中海边生长的一种刺槐的果实。这种果实每一个都那么神奇,不论自然界中的风霜雪雨多么作弄它,它们个个都是一样重,一克拉等于200mg!这一奇特的特性被古人就已经发现,所以逐步被应用到度量单位中。
国际
钻石市场上,
钻石重量通常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的,第三位是逢九进一,而不是4舍5入。
国内检测机构习惯于保留三位。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
钻石实际称出来的0.599ct
国际证书上会标明0.60ct
国内证书为0.599ct
钻石国际计价的时候,每个不同的重量范围会有不同的价格。
通常会以每十分为一个单位
例如0.20~0.29
0.50~0.59
重量约重的区间,价格会越贵,这就是所谓的价格台阶。
重量这里还存在着一个叫 克拉溢价的说法,简单的说1.00ct的
钻石价格远大于0.99ct的价格
对于不同重量范围的
钻石,也会有不同的名称
通常将重量<0.25ct的
钻石称作“小钻”、“碎钻”,将0.25~0.99ct的
钻石称作“中钻”,将>=1.00ct的
钻石称作“大钻”。
而国内珠宝行业国标规定0.20ct以下的
钻石是不需要开4C证书的。
0.30ct以上的
钻石才称得上宝石级的
钻石,从这个重量开始才会有保值效果。
对于
钻石的保值,通常也以重量最为重要,通常国际上涨价会以重量台阶为标准。比如30~50分的
钻石涨5% 50分以上的
钻石涨10% 100分以上的涨20%。
重量对应的
钻石大小通常为
重量 直径
0.10ct 3.01mm
0.15ct 3.45mm
0.20ct 3.79mm
0.25ct 4.09mm
0.30ct 4.34mm
0.40ct 4.78mm
0.50ct 5.15mm
0.60ct 5.47mm
0.70ct 5.76mm
0.80ct 6.02mm
0.90ct 6.26mm
1.00ct 6.49mm
一般大家能在市场上见到的
钻石的,其颜色基本都属于属于无色-浅黄色系列
虽然大多数的
钻石肉眼看是无色,但实际上
钻石在色泽是有细微的差别的,常见
钻石是无色或略带点颜色的,
称为开普系列,可分为“透明无色”、“接近无色”、“淡黄色”,色泽等级由D色开始,由M至Z
钻石开始呈现淡黄色;
“透明无色”的
钻石极其珍贵罕有,较普遍的是“接近无色”至“淡黄色”。
一颗
钻石的净度、颜色甚至克拉,都是天然而成的,只有车工这一项是人工可以改变的。车工的优异程度,直接影响
钻石的火彩、闪光。没有切割的
钻石毫无光泽,只有经过训练有素的
钻石切割师,透过精确无误的设计、巧夺天工的雕琢,才能揭开
钻石的神秘面纱,被内藏
钻石的闪烁,利用光之折射特性,呈现璀璨火彩。车工切割比例得当的
钻石,能够将光线,经过内部折射、反射呈现出七彩夺目的光芒,使
钻石的闪光、亮光及火光,达到最极致璀璨的美感;车工切割过深或过浅,也会令光线与底部溢出,使它淡然无光。一颗好的原石,若是没有完美的切割,就不会显现它的弥足珍贵之处。在选买
钻石时,一定要注意车工是否漂亮。
4C编之净度
钻石结晶过程中,因渗入不同内含物,使得每颗
钻石都具有其独特的天然印记,根据这些内含物的成分、位置、形状、颜色和大小来判断
钻石的净度及其特性。不过内含物越多越大,对光线在
钻石内穿透的影响就越高,也越影响
钻石闪耀的光芒。每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宝石鉴定师,利用国际公认的10倍放大镜,可判断
钻石的净度,得出相应的级别。大部分SI1级或以上
钻石内含物不能以肉眼辨识。但由于很难找到一颗全无暇的
钻石,所以越接近无暇,其价值越高。
FL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
钻石洁净,即宝石内部和外部均不见内含物。
IF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
钻石内部无任何瑕疵,但表面或许有一点点瑕疵,重新抛光即可除去。
VVS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
钻石可见到亭部或表面有极小的瑕疵。VVS1和VVS2的区别是后者有极微小的棉状点和小毛茬等。
VS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
钻石可见非常微小的瑕疵。 VS1和VS2的区别在于后者可能有微小的棉状点或小毛茬。
SI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
钻石很容易见到瑕疵,但肉眼看不见。
I1、I2、I3指在10倍宝石放大镜下观察
钻石易于见到小瑕疵,肉眼刚刚能够看见到肉眼易见,个别有明显的解理和裂隙。
证书篇。
上面讲完了4C标准,其实这些标准普通消费者不可能完全自己判断出来,所以就要求有专门的证书来证明。
那家证书最可靠?
市场上
钻石的鉴定证书品种繁多,而且商家都说自己的
钻石鉴定证书是最权威的,其实,在利益驱动关系下,几乎所有的证书都有“人情关系”在里面,最好的办法是二条:一是“舍近求远”,二是自己看证书里三个最关键的指标。
真是无巧不成书。有一次,两个朋友各自拿了0.52克拉、0.53克拉的
钻石让我评价,他们都是在香港买的,净度都是VS1,颜色都是G,持有的都是美国宝石学院出具的GIA
钻石证书。我对朋友说:“你们都是我的朋友,我不看你们的石头,你们自己看证书。”然后,我告诉他们,国外
钻石鉴定证书,珠宝界公认的主要有“美国的AGS”,这个AGS只出具最完美切工的
钻石鉴定证书,拥有这个
钻石证书的
钻石价格,比同等级的
钻石要贵出许多,在国内还很少流通。目前国内珠宝界比较认可的国外证书有“美国宝石学院的GIA”,“比利时
钻石高层议会的HRD”,“欧洲宝石学院实验室的EGL”和“比利时宝石学院实验室的IGI”。
我告诉朋友,看美国GIA
钻石证书,关键看二大指标:一是看切工评价。切工评价主要有对称度评价、抛光度评价和总的切工评价,如果三个切工评价都是“EXCELLENT=完美的卓越的”,那么你买的
钻石才是最好的。二是看
钻石的直径和高度,你们可以用这样的公式计算:直径的三次方×0.00366(允许有±0.03克拉的误差)
朋友0.52克拉的直径是 5.02毫米,则:
5.02×5.02×5.02×0.00366=0.46,也就是说,0.52克拉的
钻石直径只有0.46克拉
钻石的直径,这样的
钻石,珠宝界戏称:烟囱管!这样的“烟囱管”
钻石,光都从腰线旁“漏”掉了,这样的
钻石占整个
钻石市场90%左右呢。
朋友0.53克拉的直径是 5.42毫米,则:
5.42×5.42×5.42×0.00366=0.58,也就是说,0.53克拉的
钻石直径竟然达到0.58克拉
钻石的直径,比朋友0.52克拉看上去要大许多,但高度却明显低,这样的
钻石,珠宝界戏称:飞碟!这样的“飞碟”
钻石,光都从底尖旁“漏”掉了,这样的
钻石占整个
钻石市场5%左右呢。
不过,国外四大证书,各有特点:
一、美国宝石学院的GIA,切工评价分类很细,也最严谨.对净度、颜色把握-----鄙人删去几个字,关键看切工评价,三个EX最好,价格也贵,GOOG常常问题最多。
二、 比利时
钻石高层议会的HRD,颜色和净度把握都比较精准,惟独对切工评价比较“粗线条”。
三、欧洲宝石学院实验室的EGL,对净度和切工把握比较准确,惟独对颜色把握太“宽松”了,I色甚至把J色的
钻石,定为H色甚至G色的现象发生得太多了,一些犹太
钻石商人专门买GIA证书的
钻石,然后把GIA
钻石证书扔掉,再去出具EGL证书,把I色或J色的
钻石,变成H色或G色,然后以比较低的价格出售给贪图便宜的客户。
四、国际宝石学院IGI已经成一个最大且独立的对宝石进行鉴定和评估的机构,从1975年至今,IGI从开始仅有三名员工已发展到目前超过250名专业人员,他们无论在安特卫普,纽约,曼谷,孟买或东京都致力于达到独一无二的专业工作水准,且IGI每年所颁发的各类鉴定和评估报告已高达40多万份。有不少文章表示IGI标准比国际标准低,同样品质的
钻石价格也比GIA的便宜5%左右。GIA比IGI贵在标准么?这里的价格差不是
钻石的问题。GIA一份证书来回美国超过1个月,而IGI在全球各
钻石中心都有机构,速度远远快于GIA。对商家而言,时间上的成本当然要加入价格里面。之所以GIA和IGI在全球市场上仍然各占约35%的份额,是因为美国
钻石市场是世界第一大市场,消费量超过全球一半的原因。
而至于鉴定本身,GIA在国际会议上多次陈述其标准和IGI,HRD是超过9成一致的。只有权威鉴定机构共同坚持和维护这个4C的体系才是对这个行业,包括商家和消费者最有益的,一家独大,打压异己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危害到整个行业。
国内
钻石鉴定证书,主要有两个特点:
优点是“严得离谱”。国内的证书“仅限国检”。比如,一位朋友拿着经过GIA认证为VS1、G的
钻石,复检后变成VS1,J色,而更多的现象是G色变成H甚至I色,用这样的“严格”,来确立自己的“权威”,结果把大量
钻石商人吓跑了。但是谁能否定严谨性就是权威性呢?有人替你严格把关净度和颜色,你认为是好呢还是不好?我个人认为在
钻石颜色净度鉴定中可高可低的,采用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是最大限度的保护消费者.
缺点是对切工评价分类较粗。主要分类是:一般、好、很好。国外证书对
钻石切工的7大指标1.台宽比,2.全深比,3,冠角比4、冠高比5、亭深比6、腰厚比,7、底尖比都标示明白,同时对切工的抛光度、对称比都标示的非常详尽,国内证书则太简单化了,不少检测机构连比色石都用锆石代替,误差大也就能理解了。
切工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当
钻石台面过小,亭深过大时(俗称“烟囱管”),光会在经过一次折射后从另一端的亭部逸出,从而让
钻石显得暗淡无光;而
钻石台面过大(俗称“飞碟”),亭部过浅,光线未经折射就已经直接从
钻石亭部漏出了,当然不会反射出七彩的光芒。
最理想切工是大部分的光线从台面进后经过内部折射从台面出,最完美的切工就是完全一光不漏的理想反射,只有切工评价全部是EXCELLENT=完美的卓越的”,您选折的是最苛求的
钻石。
同样一克拉的
钻石毛坯,加工成最理想切工的
钻石,只能做成0.25-0.30克拉的裸钻,毛坯出成率平均25%左右;如果加工成“烟囱管”或 “飞碟”,则能加工成0.40-0.50克拉的裸钻,所以,切工完美近似苛刻的
钻石,你打死
钻石商,也不肯太便宜卖给你呢。
GIA 分 大证书 和小证书两种
权威性一样,只是大证书比小证书多一张瑕疵位置图
大证书的价钱也比小证书贵点。
所以大部分使用GIA的
钻石商家会将克拉钻以下的
钻石开小证书
克拉钻以上的开大证书。
GIA美国宝石学院自2006年起,在全球范围内正式推出GIA
钻石鉴定证书网上查询系统。该系统的推出,对于鉴定证书的查询和防伪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以下是使用指南:
1,点击此网址:
http://reportcheck.gia.edu,进入GIA官方网站证书查询栏目(GIA官方网站是:
http://www.gia.edu)。
2、在查询框分别输入证书号和
钻石重量。(注意:证书号只输入数字,开头的GIA字样不必输入,否则查不出。
钻石重量以克拉为单位,例如1.02克拉,输入1.02;0.56克拉输入0.56。ct、克拉等字样不必输入,否则查不出。)
3、鼠标点击“确认”,在随后的弹出页面中,将详细显示该粒
钻石的证书数据情况。此时,你可以将在网上查询得到的数据和GIA鉴定证书(Report)所列出的数据进行仔细核对,由此可辨明证书真伪,一目了然,就这么简单。
另外1克拉以下的GIA
钻石,都有将证书编号通过激光微刻刻于
钻石腰棱,在30倍数放大镜下可以看到(其实眼力好的人用10倍放大镜都能看到)。所以购买GIA证书
钻石是最有保证的!
IGI
钻石鉴定报告是按照国际确认的规范对
钻石本身及其等级作出可靠和准确的鉴定。IGI的每颗
钻石都是经由几位有经验的宝石鉴定师进行鉴定,平且使用目前最先进的仪器进行科学测试和分析,从而对该
钻石的特性和切工质量给与准确的描述,同时用宝石行业中通用的术语来表示一颗
钻石的详细特征数据,以达到对每颗
钻石作出真实的评估。
国际宝石学院IGI已经成一个最大且独立的对宝石进行鉴定和评估的机构,从1975年至今,IGI从开始仅有三名员工已发展到目前超过250名专业人员,他们无论在安特卫普,纽约,曼谷,孟买或东京都致力于达到独一无二的专业工作水准,且IGI每年所颁发的各类鉴定和评估报告已高达40多万份。
有不少文章表示IGI标准比国际标准低,同样品质的
钻石价格也比GIA的便宜5%左右。GIA比IGI贵在标准么?这里的价格差不是
钻石的问题。GIA一份证书来回美国超过1个月,而IGI在全球各
钻石中心都有机构,速度远远快于GIA。对商家而言,时间上的成本当然要加入价格里面。之所以GIA和IGI在全球市场上仍然各占约35%的份额,是因为美国
钻石市场是世界第一大市场,消费量超过全球一半的原因。
而至于鉴定本身,GIA在国际会议上多次陈述其标准和IGI,HRD是超过9成一致的。只有权威鉴定机构共同坚持和维护这个4C的体系才是对这个行业,包括商家和消费者最有益的,一家独大,打压异己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危害到整个行业。
重申 切工的重要性 可以说是
钻石的第二生命(第一生命当然是重量拉)
优美切工让
钻石更明亮
钻石切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
钻石的外观,特别是影响
钻石释放的火彩。因此,消费者在追求克拉重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切工的好坏。通常来说,切工比率越接近完美,
钻石越能充分地反射、折射光线,
钻石也就越璀璨、越美丽。
据报载,一位上海女士对购物非常挑剔,千挑万选,几乎跑遍了全上海,才选中了一枚
钻石重31分的
钻戒。在同样大小同样净度的情况下,她买到了最便宜的
钻石。回家后与亲戚朋友的
钻石一比较,发现别人的
钻石光芒四射,而自己的相比之下比较暗淡。遂打电话向技术监督部门投诉,说自己买了块玻璃。
其实,那位女士买的是真钻,工厂为了保持重量,切工不当,使光线射入
钻石后漏出,从而引起了这场纠纷。切工即
钻石的切磨水平,主要是指款式是否能尽显其美,角度与比例关系是否正确以及琢磨是否精细等。判别
钻石切工优劣的方法:拿起
钻石凝视动在
钻石顶部的光芒,车工精美的
钻石辉煌眩目,火彩四溢,不会因镶嵌或款式不同而华彩隐没。
标准圆钻型切工
市面上的
钻石琢型一般都是标准圆钻型的。这种琢型共有58个小面。顶部的平面被称为台面,直径最大的部位为腰围,腰围以上为冠部,腰围以下为亭部。
1919年安特卫普切割师通过光学计算,绘出了一个圆钻的切磨样式,能很好了反映火彩、光泽,这种切磨共包括台面、上腰和下腰小面、星小面、尖底共58个刻面,对25分以下的小钻则无尖底,共在57个刻面,从而奠定了标准圆钻型切割的基础。但一颗四尖的原石,按这样比率切割,损失的重量最多。因此这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托考夫斯基切割比率为:平均腰围直径:100%台面:53.0%冠部高度:16.2%亭部高度43.1%冠部角度:34度30分亭部角度:40度45分这一切割比例奠定了
钻石理想切工的基础。不同地区的切割比例有所差别。托考夫斯基切割也叫美国琢型,其他有德国琢型、欧洲琢型等。 在所有宝石之中,最为讲究磨光与对称的,应属于
钻石。严重的磨光或对称不良,只是例外,非常罕见,若能发现时尚应于备注栏内加以说明。
钻石切磨的优良与否,不能只凭「修饰」栏内磨光与对称的优劣予以判断,更须考虑整个
钻石的切磨比率与角度是否恰当。事实上,磨光与对称影响
钻石的价值,每项仅限于很小的百分比。通常约在1~2%范围内,很少达到3%,因为不良的磨光或对称能以重新磨光或略加修整而改正过来,但比率或角度不合乎标准,较难予修改,若予修改,则重量的损失较多,故对
钻石切磨品质高低的影响较大。
注:只有此项指标达到“VG”即“很好”及以上,
钻石才有可能达到八箭八心的效果
Clarity:
钻石净度,分为FL=无瑕,IF=内部无暇,VVS1~2非常非常小,VS1~2非常小,SI1~3含有
这是
钻石4C的第3个C,净度等级的划分均以十倍放大
观察为标准,在十倍放大下不能察觉到的微细表面特征或内含物,并不影响净度等级判定,但必须注意是的,GIA制是使用双目宝石显微镜为判断净度等级的工具,最后并用手持十倍放大镜再加以复核。
在所有
钻石鉴定项目中,最为主观的应为净度等级。
判断净度等级而察看特征时,需对
钻石内外的所有特征做整体综合考虑,这包括:大小、数量、位置、性质、颜色及是否突现,其次是对
钻石耐久性影响。在十倍放大观察下,找出最明显的瑕疵后,往往即能断定其净度等级,其他零星而不明显的小瑕疵,甚少影响其净度等级的判断。所以判断净度等级最主要的是特征的易见程度,并非符合条件证书的图面上计数着其数量的多寡。
微小的表面特征(BLEMISHES,例如天然糙面、额外刻面、磨轮纹、刮伤纹、磨损痕、伤口、伤痕等等)除了分辨纯净级与内部纯净级外,并不影响其他等级。对于此种微小的表面特征,除天然糙面及额外刻面外GTL并不标示于证书内图上,仅记载着MINOR DETAIL OF FINISH(POLISH) NOT SHOWN磨光方面的次要细节未显示于附图上来说明,然而其内部作业的工作图上却都详细描画着。但是有些经验不足的鉴定师,却把此些表面特征误为内含物,以致把内部纯净级误断为VVS1级。还有,在十倍以上放大观察下,才看得见的内外特征应忽略不计,亦不须标示于图上。
Color:
钻石色泽,由于英语中DIAMOND的开始字母为D,所以色泽由D~F无色, G~I接近无色, J~M微黄, N~Z黄
这是
钻石4C的第四个C,大多数含有颜色的
钻石都属于黄色系列。其他颜色的
钻石较为稀少,且其颜色如明显时均属于彩色
钻石范围,故
钻石成色等级的划分,仅限于含有黄色的
钻石。
美国宝石学院的成色分级制度,是使用英文字母代表成色等级,以D开始为最高成色等级而不用A、B、C。每一英文字母代表每一级的成色范围,而不是某一点特定的成色位置,只有各级标准成色
钻石才必须位于该级最高成色位置,所以普遍
钻石鉴定证书虽列为同级成色的各颗
钻石,有时仍会有细微的上下之分。
DEF三级同无色,无论正反面观察,不互相比较,均为无色。GHIJ四级者从正面乍看时亦都为无色,KLM三级从正面观察时仅大
钻石才会看出微微的淡黄色。N级以下一般人都会看出其淡黄色调,以至Z为最低成色等级。黄色的浓度超过Z级时则为彩黄色,依其浓淡又分为淡彩黄(FANCY LIGHT YELLOW)彩黄(FANCY YELLOW)及鲜明彩黄(FANCY INTENSE YELLOW)三级。其他各种彩色
钻石亦同样分此三级。
Fluorescence:
钻石荧光,分为NON无,FAINT微,MED中,STONG强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