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珍珠品质的优劣和价值的高低,一般可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
1.颜色。关于这点前已述及,颜色不同对
珍珠的人堆地有很大影响。还要注意的是,由于民俗习惯,理念的差异,同种颜色的
珍珠,在不同地区会因民众对其爱好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身价。如锡灰色
珍珠在我国因不受喜爱而无市场,但在南欧葡萄牙却是一种深受欢迎的颜色,因而也有了不菲的价格。评价
珍珠的颜色,除了着眼于体色外,晕色也十分重要。晕色越强,品质也越好。
2.形状(或称“品样”)。
珍珠按其圆度,一般可分为圆珠,半圆珠和异形珠三类。以圆珠为好。圆珠根据其长短径之比可再分为:精圆珠(长短径之并小于1%),圆珠(长短径之差为10%-20%)。其中以精圆珠价值最高。精圆珠我国习称“走盘珠”,意为其在盛盘中可任意滚动不息。检验走盘珠可让其从斜面上向下滚藩。若垂直滚落,则表明其圆度和对称性好,否则就会偏向滚落。在一般情况下,在其他品质条件相同时,一串珠链若全由圆珠构成,其价格可按100%来评估;若大部分为圆珠,则其价格只能按70%-90%来评估;若全部为扁圆珠构成,则其价格只能按20%-30来评估。
异形珠通常是不值钱的,有的甚至被作为废珠处理,用以磨制药用的
珍珠粉。但是有些异形珠,造型奇特,再加上能工巧匠的巧妙构思,制成瑰异的饰品,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其价格也迅速攀升。
3.光泽。
珍珠之所以令人喜爱,重要的就在于它那美丽的
珍珠光泽。好的
珍珠晶莹夺目,光彩照人,俗称“有晶”。通常
珍珠的
珍珠层愈厚,质地愈致密,其光泽也愈强。天然珠之所以一般优于养殖珠,就是由于天然珠有较厚的珠层,而且珠层致密,光泽也就较强。养珠的珠层一般厚仅0.5-1.5MM,且因在人工饲养环境下,饲料丰富,珠层生长较快,也就不那么致密,故光泽也就较弱。当然,天然珠也不是个个都有好的光泽,有时候甚至出现无光珠或陶质珠。世界已知最大的一颗
珍珠——“阿拉之珠”就是一颗陶质珠。
4.透明度。
珍珠一般为微透明到半透明。透明度愈高,
珍珠就愈显得晶莹美丽,晕彩瑰异。一般说来海珠的透明度高于河湖珠。这是因为海水通常比河湖水清澈,使
珍珠在生长过程中不易受到泥沙的污染。
5.大小。和所有的其他宝石一样,
珍珠的价值也随其大小而有成倍的增长。
珍珠的大小除用其走私来表示外,也常用重量表示。通常采用的重量单位是珠喱。在对
珍珠进行估价时均要考虑其大小的倍率影响,常采用的估价公式是:基价*(珠喱)平方,或基价*规格倍率。其中,其价是根据
珍珠的其他品质评估的结果。随着
珍珠直径的增大,当直径超过6.5MM以后,其倍率系数就会以几何级数的比例上升。
6.表面光滑度。即表面是否册凸不平,有无裂纹,刮伤,痛惜痕,被称为“痱子节”的突和刺(它们实际上是微生物侵入引起),还有被称为“肋”的环状突起,以及其他影响表面光滑度的现象。清代曾任广州知府的赵翼(1727-1814年)在评念经
珍珠优劣时说:“品珠先论形体,稍有欹侧及皱纹,弗贵也。”他又说:“珠又多疵,体或圆点,而有一二点黄晕,又珠之累也。”可见在古人眼中,对
珍珠表面的瑕疵是多么重视,甚至将其置于首要的地位。
7.连相或其他。所谓“连相”,是指
珍珠的配对。如一对耳坠,所用的
珍珠在色泽,大小,形态等方面是否相似;一串项链,是否颗颗如出一辙。显然,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
珍珠串,其价格将不是单颗
珍珠的简单颗数的乘积。如一串黑
珍珠手链,单颗
珍珠个个都有明显的肋环,显属低级的等外品,但若将其巧妙地串在一起,给人以别样风情的观感,其身价也即倍增。另外,
珍珠的穿孔是否正中也很重要,尤其是一串
珍珠,若有些
珍珠穿孔不正,拎起来一看,便会发现它歪七扭八,自然其价格便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