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哪些人体内易缺水?
答:老人对口渴的敏感性降低,所以机体经常处于失水状态,消化液分泌少,容易便秘,血液粘度大,对心血管健康不利。
婴儿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快,因此单位体重需要补充的水量高于成人,婴儿虽以液状食物为主,但在两次喂奶中间也宜喂些水。
儿童运动量大,对水的需要相应也多,然而孩子们往往贪玩而忘记饮水,到临吃饭时才急忙大口喝水,以致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12、口渴了如何喝水?
答:“口渴№急饮”是一谚语。如果一次喝的水太多,超过了胃的容纳量,胃膨胀过大会引起胃不舒服的感觉。另外,胃里突然进了大量的水,一下子把胃液冲淡了,就必然影响胃液的消化及杀菌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大量水分被血液吸收以后,使血液量骤然增多,浓度降低,心脏的负担加重,当心脏功能不好时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等不适的感觉。肾功能不好,还会出现水肿和水肿加剧。口渴时首先少喝几口水,润润喉咙,停一会再喝,也可喝些淡盐水,补充丧失的盐分。采用“多次、少量”的饮法,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13、不渴也要喝水吗?
答:如果等到口渴才喝水,那么这时人体已经缺水了。主动原则认为,人们应当主动定时饮水。除三餐外,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另外补充1500-1800毫升的水。天热出汗多时,饮水还要增加。“不渴也喝水”对中老年人来说更显得重要,如果中老年人能坚持每天主动喝进适量的水,对改善血液循环,防治心血管疾病都有利。
14、老人更应多喝水吗?
答:夏天要多喝水,老年人尤其要做到主动喝水。老年人体内的水分比年轻人约少1/3,加上天热出汗多,体内更加缺水。不渴并不等于不缺水,即使老年人没有感到口渴,也要每天喝1000毫升以上的水,多喝水,少量多次,平时不渴也要喝,也可以适当喝点淡茶水。而每天的尿量也不要少于1000毫升,这样才能保证血液得以稀释,维持人体充足血容量、降低血粘度、排泄毒物、减轻心脏和肾脏负担。尤其在出汗多或发热、腹泻的时候,更要多饮水,以利血液稀释,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防止栓塞。
15、老年人饮水最佳时间?
答: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喝水,因为它是一天身体开始运动的关键。老年人在夜间睡眠的时候,因排尿、出汗、呼吸,体内血液浓缩、血流缓慢、机能代谢物积存。起床后饮杯水,可使血液正常循环,有预防高血压、脑血栓、心肌梗塞等疾患发生的作用。饮水后跑跑步更有益处。早晨喝水最好是空腹,以小口的缓慢速度喝下450毫升的水,喝完后做简单动作不可静坐。
上午十点左右:这时是人体一天中生物钟最旺盛的时间,应补充300毫升水。下午三点左右:这刚好是喝下午茶的时间,喝400毫升。睡前:睡前饮400毫升,对于老年人或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晚间睡前饮水,可以预防致死性梗塞。不少老年人不习惯睡前饮水,怕起夜。其实老年人膀胱萎缩,容量减少,不饮水照样要起夜。半夜:饮200毫升,老年人由于肾脏收缩功能减退,夜间尿多, 这就导致体内缺水,易使血液粘稠,心脑血流阻力大,易引发心脑血管病变。因而,半夜饮水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