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手表讲究打磨、倒角,讲究制作工艺的精细以及家族传承,但是石英表后来者居上曾经打败机械表,那正是瑞士手表的艰难时期。而后斯沃琪集团的海耶克成为拯救瑞士手表的英雄,上世纪80年代初,机械表重新赢得市场。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役,瑞士手表重新确定了自己牢固的地位——如同法国香槟、德国的汽车,瑞士成为高档手表的“原产地”。
Patek Philippe
时间的艺术大多数手表爱好者的第一块手表都是有故事的。康威凯的第一块手表是2000年在世都百货买的,肖邦CLASSIC163154,花了1.5万元。他当天就拿到王府井亨得利钟表店,让店员给鉴定一下,亨得利钟表店的港方经理李添霖用放大镜一看,颇为赞许。这款肖邦——机械表、贵金属表壳、鳄鱼皮表带,设计非常简洁。康威凯后来撬开来看里面的机芯——积家849的超薄机芯。
台湾广告人许益谦说,他的第一块手表是雷达,那块表上有一个会动的船锚装置,启发了他对机械的爱好。他说自己最想买的一块表是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的3919,“制表工业有所谓七匠,包括制表匠、制链匠、设计工匠、金匠、宝石匠、珐琅匠等,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的可贵之处在于诸多复杂技术都在一个厂里完成,不假他人之手”。
石英表曾经打败过机械表,1964年东京奥运会,精工表是官方计时器。1967年在纽氏天文台钟表大赛中,日本石英表走时精准、防磁防震,获得极好的成绩。1973年爆发了石油危机,奢侈品急剧萎缩,瑞士很多工厂被美国人和中国香港人以低廉的价格收购,而后,斯沃琪集团的海耶克成为拯救瑞士手表的英雄,上世纪80年代初,机械表重新赢得市场。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役,瑞士手表重新确定了自己牢固的地位——如同法国香槟、德国的汽车,瑞士成为高档手表的“原产地”。
石英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也算是一种高科技,如今的瑞士手表中也能见到高科技材质的影子——钛、阳极去氧化铝,其加工成本绝不比金子便宜。香港的钟泳麟先生认为,这股高科技风潮有可能对瑞士手表的传统再构成一次破坏,而《国际精表》杂志的编辑总监刘微先生分析:“手工制表已经流传了几个世纪,高科技材质也就才那么几年,它能有多久的生命力?越是高科技的产物换代越快,我们需要的是百年后还能依靠手工重现的机械手表。”他说,“朗格表的一个芝麻链就含有639个零件,这远远比高科技表付出的精力、物力更多。”
2007年夏天,在瑞士的沙夫豪森,我们参观万国表IWC的博物馆,里面最吸引我的藏品是“二战”时期德国飞行员佩戴的腕表,他们的飞机被打落,遗骸中发现的IWC还没啥损坏。这个品牌总有那么点儿德国特色。一位高级管理人员向我们讲述万国表的历史传承,会议室下面就是一个小小的表店,我们在表店里耽搁了一个小时左右,几位同伴翻来覆去地看,在买与不买之间犹豫,最终一位年轻男士买下一块,“我可以传给我儿子了”。促使他下决心买下这款手表的原因,是他刚得了一个大胖小子。
Patek Philippe
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不是神,但是确实坚持了100年以上,让你享受到代代相传。
十来年前,翻看外文杂志,我注意到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的广告,画面上是父子或母女,广告语是,你不能真正拥有一块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你只不过是为自己的孩子照顾这块表,你只是在开创自己家的传统。2008年,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在北京举办了一次小型展览,主题正是这组“传承”广告。这一年的巴塞尔钟表展上,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的总裁菲力·斯登(Philippe Stern)带着他的两个孙子出现在展台上,菲力·斯登说:“对自己的家族忠诚,就是对客户的忠诚。我小时候,家族企业还很多,突然之间,它们就全部消失了,而且是在同一时期内消失的,是1975年到1985年间。”
那正是瑞士手表的艰难时期,而后更多的瑞士手表是以奢侈品集团的形式营销。2009年1月,历峰集团主办的国际高级钟表沙龙在日内瓦举行,集团旗下包括卡地亚、江诗丹顿、万宝龙等17个品牌。《时尚时间》杂志主编潘箭说:“手表工艺在两三百年前就已经完备,现在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创举。瑞士手表是讲究打磨、倒角,讲究制作工艺的精细,但更重要的是,它们确定了手表作为奢侈品的游戏规则。”潘箭那天戴的是一块自制的手表,天津手表厂的陀飞轮,表盘、表带则是在德国朗格表厂定做的。他说:“我们并不是做不出好的手表,而是我们不会做奢侈品。”
在资深手表评论家皮埃尔·马亚尔(Pierre Mailard)看来,2009年很可能“手表泡沫”会破灭,支撑他做出这个判断的是这样一组数据——2009年1月,瑞士手表出口就降低了21.5%。这意味着相比2008年1月,瑞士少出口了86万只表。出口价超过3000瑞士法郎的手表表现比其他手表要好一点,但仍然降低了14%。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说——中国,这个对于瑞士手表来说处处是
黄金的地方也缩水了42.6%,而新加坡则下滑超过了60%;瑞士手表的第三大市场日本,下降了24.2%。他认为,超豪华制表和时尚大众市场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瑞士手表大面积放弃中间市场时,中产阶级也被剥削得最为严重。
钟表专家丁之方先生认为,20年前,瑞士手表定价往往从消费者能承受的“底部”考虑,近年来则争相探索表迷愿意付出的“上限”是多少。他说,目前的经济形势可能会有超值的好货。2008年,瑞士钟表出口到香港地区的总额超过20亿瑞士法郎,位列全球第一;中国内地6.23亿瑞士法郎,位列第七,与2007年相比增长58%,相比2006年增长130.6%,增长率连续两年排名第一。10年来,中国大陆市场的瑞士手表消费状态都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