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宝精品导购互动平台 投稿
         
1  /  1  页   1 跳转

珠宝广告

yangkukei
头像
离线 组别:珠宝小达人
1925.5 个金币
积分1109
帖子 454      精华:0
喜欢的明星:泽塔琼斯
注册时间 2009-02-10
发表于 2010-02-09 19:08 只看楼主


中医“亮剑”斩除 糖尿病 冬季复发根源
天寒地冻·名医汇集·金典糖尿病研究院专家谈科学防治
■ 关键词  糖尿病为何反复
患者问:为什么很多糖尿病患者进入冬季会出现病情加重和反复?而且容易出现并发症,我日常应该如何预防?
      刘景辉院长:糖尿病的发生、血糖水平的变化与季节的关系非常密切。糖尿病患者冬季的血糖水平要比其他季节高,冬季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和出现并发症较多的季节,如呼吸道感染、冬季气温下降,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由于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继发感染后病情更加严重。泌尿系感染在糖尿病患者中也很常见,女性和老年人尤为多见,冬季人们的饮水量下降,尿液冲刷尿道以保持尿道清洁的作用相对降低,当糖尿病患者血糖大于10mmol/L时,尿液中含有较多糖分,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而泌尿系感染的机会增多。常见症状有尿频、尿痛、尿急等。尿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尿培养有细菌生长。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冬季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较慢,发病前数天常有糖尿病病症加重的临床表现,口渴、多饮多尿、乏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并出现反应迟钝及表情淡漠等情况。由于血糖很高,患者很容易发生昏迷,一旦发病,死亡率也较高。神经病变 冬季气温降低,人体血管的收缩反应比较差,容易导致四肢麻木、酸痛、无力。这些症状都是神经病变引起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神经病变。皮肤瘙痒症 冬季气温低且干燥,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皮肤瘙痒,但患者一定要注意,即使发生瘙痒也不能挠。抓挠会使皮肤出现血痕,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皮肤感染和淋巴管炎瘤。另外,还有几点易引起患者血糖波动,一、患者可能会贪恋温暖的被窝而不愿起床,容易忘掉或错过吃药和打胰岛素的时间,这样很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导致并发症的出现,使之前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治疗成果毁于一旦。二、冬季为了驱寒,人们饮食方面可能会偏向于油腻厚味的食物,再加气候寒冷,户外活动明显减少,以及情绪、感染等应激因素,容易导致血糖波动。三、由于冬季室内有暖气,而室外则冰天雪地,严寒逼人,患者外出活动大大减少,这样,会使人体的能量消耗下降,人体的血糖值会持续保持在高水平,这样,很容易导致心脑血管出现并发症。以往的经验也证明,冬季往往是糖尿病病情加重和并发症多发的季节。这期间,糖尿病患者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想方设法控制好自己的血糖,不要增加疾病多发的诱因。因此糖尿病患者冬季血糖监测一定要勤。如果自觉地经常监测血糖,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还是控制病情发展的根本。应注意根据糖尿病的类型、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程度及体型胖瘦合理选药,严格掌握用药时间和剂量。
再者,现在这个季节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流感。流感不但使血糖升高,而且还会导致其他合并症的加重或发生,所以,积极治疗糖尿病、预防感冒、预防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患者问:糖尿病不重视或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效果不好,对身体将会出现哪些方面的危害?
刘景辉院长答:糖尿病若长期血糖控制不好或血糖长期居高不下,或治疗不恰当,将会出现很多方面的并发症,从头到脚都可能出现并发症,会影响到病人机体的许多脏器,慢性并发症,比如眼睛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眼底出血及视网膜病变等;心脏早期可出现胸闷气促,后期可出现心脏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肾脏早期可出现尿蛋白,晚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肾衰、尿毒症等;周围神经性病变可出现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疼痛,男性可出现阳痿,女性可出现外阴瘙痒,血管方面可出现动脉硬化、血管溢外、坏疽,糖尿病足等病变,严重时可导致残废。还可以因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而直接威胁人的生命,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和心血管病之后。所以患者应积极治疗糖尿病,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能避免以上并发症的发生。
      此时我想起前几天发生在我们医院的一件事,一位姓吴的老总在山西大同开煤矿。事业搞得不错,患2型糖尿病三年,6个月前与同事一起来我们医院就诊,空腹11点多,餐后血糖16左右,尿糖4个加号,尿蛋白2个加号,因为这几年来,业务繁忙对病情不太重视,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太理想,并发症日渐明显,乏力消瘦,时有皮肤瘙痒,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通过我院中医“金典胰岛β细胞修复疗法”治疗一个疗程三个月后,在当地医院检查,空腹血糖下降到6左右,比较稳定,尿糖、尿蛋白全部阴性,并发症消失,自认为已经全部好了,因业务忙,就没有来我院复查,将药全部停了下来,也没有巩固治疗,什么也不吃了,也不经常测血糖,在一个星期前,下矿区检查工作,突然头晕、呕吐,后来晕倒了,开始以为是感冒,耽搁一会,才送往当地医院抢救,因酮症酸中毒抢救不及时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前二天这位老总的同事来我院复诊时讲了这么一个过程,我们也感到惋惜。我今天讲的目的是想借这个病例敬告那些对糖尿病不重视的患者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按专家的意见定期检查,一定要按疗程治疗,不要自以为是,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假如这位患者没有随便停药,继续来我院巩固治疗,我想一定不会出现这个悲惨的结局。
      患者问:我是大兴的一名糖尿病患者,十一年前因消瘦,尿多,在医院检查时发现空腹血糖16点多,医生说我得了糖尿病,给我开了好几种进口药,刚开始血糖控制的还可以,在7左右,后来血糖越来越高,看东西也模糊,前几天我去人民医院全面检查了一下,空腹血糖11-13mmol/L之间,餐后血糖15-2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11.6%,血脂不正常,血压170/100mmHg,尿里面有尿蛋白二个加号,刘院长你说我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好。
      刘景辉院长答:你讲的这个问题的确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这样,我已经讲过,任何一种药物长期服用,都会失效,药是抗原,当药进入体内,长期服用产生抗原体附和物,药物将失去药效。由于长期服用降糖药物去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胰岛细胞负荷沉重,过量工作,积劳成疾,导致大部分细胞处于罢工状态,使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长期服用这些化学药品它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严重损害肝、肾二个重要的脏器,你已经出现尿蛋白二个加号,说明你的肾功能已经受到损害,另外你还同时出现血脂不正常,血压高,你一定要积极治疗,还不能用西药治疗,肾功能受损得不到有效治疗,搞不好就有换肾的可能性。以你的病情来看,唯一的办法是中药治疗.一是,不会损害你的肝、肾,可清除蛋白尿,恢复你的肾功能;二是,可以修复你的胰岛β细胞,恢复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病情完全康复,我们专家组最新成功研究的中医“金典胰岛β细胞修复疗法”就非常适合你。
        王某,男,糖尿病史6年,先后多次住院,口服两种降糖药并每日注射胰岛素35单位,血糖控制不理想,入院检查:空腹血糖11.49mmol/L,餐后血糖18.89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8.6%,尿蛋白二个加号,尿微白蛋白218mg/L,提示糖尿病肾病3期。血压170/110mmHg,诊断为高血压2级(高危组),B超检查提示重度脂肪肝,谷丙转氨酶81单位(肝功异常),患者同时检查血脂异常(甘油三脂184mmol/L),并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治疗:对其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其科学饮食和运动。采取“金典胰岛β细胞修复疗法”,改善胰岛及全身组织的微循环,营养全身受损的神经组织纤维,并采取相关措施,积极治疗“代谢综合征”,改善机体的代谢内环境。
患者治疗一个疗程周期后,胰岛素用量从治疗时的每天37单位降至出院时全部停用胰岛素,且未服任何口服降糖药,日平均血糖5.4-5.6mmol/L之间,血压110/80mmHg,肝功能正常,脂肪肝由重度转为中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得以改善,尿蛋白检查阴性,尿微量白蛋白148转为20(正常),糖尿病肾病临床康复。高脂血症降至正常水平(甘油三脂1.68mmol/L),“代谢综合征”得以成功治疗,患者自觉体力改善,精力充沛,现已停用胰岛素和所有药物,仅靠饮食和运动,就能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空腹血糖在4.9-6.0mmol/L,餐后8mmol/L左右)。
患者问:据我了解很多患者是在你院治好的,停药很多年,没复发、没反弹,这是为什么,你院“金典胰岛β细胞修复疗法”与常规治疗糖尿病又有什么不同?
阮兴德院长答:常言说,治病一定要治本,所以要想彻底治好糖尿病就一定要找到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用药如用兵,对症如对敌,只有这样才能治好糖尿病,为什么还有很多患者就是久治不愈,我认为这是治疗方法的问题,医务人员一定要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比如: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胰岛β细胞受损、老化、坏死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既然胰岛素减少,血糖就会升高,这样就出现糖尿病。另一方面原因就是胰岛素与受体无法结合形成胰岛素抵抗,常规的治疗是运用一些降糖西药去刺激胰岛β细胞加大它的胰岛素分泌量来降低血糖,比如说磺脲类药物,优降糖等药物就是这样,在糖尿病的初期有一定效果,随着病史的延长,胰岛β细胞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因此老化、坏死的胰岛β细胞就会增多,这时候血糖就慢慢不好控制,时高时低,反反复复,糖尿病的并发症也就逐渐出现,比如:乏力、手足麻木、皮肤瘙痒、视力下降等等,所以说常规治疗方法在早期还可以控制血糖,但是没能从根本上去修复胰岛β细胞,没有从根本解决高血糖的问题,病情不可能控制好的,更不可能治愈,只会使血糖逐渐升高,使病情逐渐加重,从而导致患者久治不愈。而我院最新成功研究的“金典胰岛β细胞修复疗法”的理念就是让众多久治不愈的糖尿病患者走出单一降糖的误区,使胰岛β细胞从根本上得到修复,所以患者完全可以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因为“金典胰岛β细胞修复疗法”治疗特点与常规治疗有一个根本上的区别,“金典胰岛β细胞修复疗法”运用的中药与传统的中药也完全不同,它是从几千种常规的中草药中筛选出上百味名贵的动物药、昆虫药、海洋生物药及天然矿物质药等,比如:活胰藤、再生草、灵芝、虫草、雪莲、六月雪、万年滕及动物胰脏等等,再结合国际最新纳米萃取技术,提取药物有效成分中的纳米颗粒,使药物的分子结构相当微小,达到“高浓度、高渗透、高吸收”的效果,而且靶向作用相当强,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胰腺,达到这五个方面的疗效:1、能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2、能激活已经老化、坏死的胰岛β细胞;3、能新生一批胰岛β细胞;4、抑制糖原异生,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解除胰岛素抵抗;5、运用中医三消辩证理论精华,因人、因时、因地辩证施治去消除哪些久治不愈的并发症。所以说中医“金典胰岛β细胞修复疗法”是一套完整的国际标准化糖尿病康复体系,要想彻底治好糖尿病及并发症就一定要使这五个特点有机的联为一体,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使胰岛β细胞重新开始正常的工作,实在不行还可以再生一些新的胰岛β细胞,直接分泌胰岛素,供需人体正常的需求,一定要环环紧扣,这样疗效才有保障,  我们还对药物进行系列的特殊配方,既考虑药物的疗效,又考虑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整体疗效,通过这样的治疗才能使糖尿病患者完全康复,停药以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不复发也不反弹,达到糖尿病的终极治疗。而且,我院大部分组方和临床用药已经通过相关部门的认证,医保患者还均可报销。
患者问:我今年48岁,由于工作繁忙,业务需要,应酬多,经常喝酒,生活不太规律,二年前因看东西模糊去医院检查,查空腹血糖17.12mmol/L,现在服用二甲双胍,一次二粒,一天三次,拜糖平每顿饭二粒,现在空腹血糖还13左右,餐后血糖15左右,经常感到全身乏力、偶尔有手足发麻的感觉,请问阮院长我该怎么办?
阮兴德院长答:从你的发病原因来看是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起居没有规律所致的糖尿病,从症状来看,虽然诊断出来只有二年,我认为糖尿病在你身上潜伏最少也在三年以上,只是你自己没有发现而已,身体一直一步步受高血糖的摧残,直到并发症出现才发现,现在二种药物联合使用,而且用药剂量还相当大,血糖还特别高,这说明你的胰岛β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已经非常不好,要想治好糖尿病首先就要降低血糖,要想降低血糖,第一必需增强胰岛素活性,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量;第二,一定要消除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目前在你面前有二条路可以选择,如果只想治标的话,就是运用常规的降糖西药加大药物的用量,这样的话短期内可能可以使血糖降低,但这样会使胰岛β细胞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胰岛β细胞一定提前老化或坏死,一段时间后,血糖又会渐渐反弹,另外大剂量长期使用化学药品对肝肾损害非常之大,站在医学角度来讲,这个办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及并发症的问题,就要从胰岛β细胞对胰岛素的分泌量着手,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采用我院最新成功研究的中医“金典胰岛β细胞修复疗法”治疗,去修复、激活你那些已经老化、坏死的胰岛β细胞,使它重新开始分泌胰岛素,并且逐渐使胰岛素的分泌量提高,这样才可以平稳的降低你的血糖,使你的病情完全康复。
高某,男,47岁,某化工厂,在职工程师,糖尿病病史四年,一直用二甲双胍0.5,每日三次,消渴丸每次10粒,每日三次,刚开始治疗血糖还比较平稳。近一年体重逐渐增加后,血糖开始升高,空腹血糖达到了15,餐后血糖22,出现了眼干涩、手脚麻木疼痛有针刺感、胸闷气短、皮肤瘙痒、男性功能明显下降的症状。经我院专家采用“金典胰岛β细胞修复疗法”治疗,五个月后,眼干涩、手脚麻木疼痛消失,运动后无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经血液生化检测,各项生理指标正常。现自述精力充沛,男性功能完全恢复,继续使用“金典胰岛β细胞修复疗法”巩固治疗,三个月后,并发症全部消失,现已停药两年。
■ 关键词 糖尿病医保
金典糖尿病研究院附属北京金典糖尿病医院是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吗?直接就诊能否报销?需不需要做变更?
阮兴德院长答:依据北京市劳动局【2001】23号文规定,定点专科医院为全市参保人员的定点医疗机构,我院附属北京金典糖尿病医院为市医保定点专科医院,参保人员携带医保本可直接就诊,不需选择变更,即可报销。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广大患者了解糖尿病防治知识和熟悉国家医保对糖尿病的相关政策,才能更好的保障自身,为此我院专门开通了免费咨询专线:400-683-8855,可以为广大糖友答疑解惑。
1  /  1  页   1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