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18日,中共中央在京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无巧不成文。 就在全会闭幕的第二天——10月19日,适逢“文化人”鲁迅先生(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的75周年忌日。 没有媒体纪念,唯有“网易”提出了“假如鲁迅还活着”,看到中国当下的状况,他会“说什么”的问题——换言之,他还会那么“横眉冷对”,不时地扔出“匕首”和“投枪”,并且“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吗? 很快便有近千“围脖”回应,还真有点“猜想自由,调侃民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气象,既不乏一阵见血的精彩之论,也令人无限感慨乃至苦笑不迭,现摘抄如下—— 他只能生活在他那个年代,所以才有了鲁迅。 以他的性格,他肯定无法活着闯过“三反”、“五反”等层出不穷的政治运动中的任何一个,更不要说“文化大革命”了。 早就当右派了。 还有先生生活的空间吗? 早被气死好几回啦! 他会再死一次,不是自杀就是被自杀。 他会说:我已经死了…… 让我还是回墓里呆着吧! 可能想念国民政府了。 破帽遮颜过闹市。 应该“被精神病”,进精神病医院了吧。 他会说“放我出去,我没有神经病,我没有神经病”。 会在大牢里骂人。 他会把他的作品重抄一遍,再去发表,一点都不过时,反而更有一种与时俱进的味道。 他大口吸着烟,目光深邃着注视着远方,然后用力捻灭烟头,一气呵成写下新的《黎民的呐喊》,然后摇摇头,默默的把自己熬夜写下的手稿投入火炉。 估计最多也就写个微博,他还敢干什么? 彷徨依旧,呐喊无声! 他或许也只能沉墨。 看到这么多的道德沦丧,即使他是神,他也麻木了! 他会因为自己的文章在教科书里面不再出现感到悲愤。 这世界的阿Q怎么越来越多了啊? 钉子户、上访户的代表。 只能去陪孔乙己喝喝酒,发发牢骚了。 他会说,这人口太TM多了、这房价太TM高了、这工资太TM低了、这食品太TM贵了、这社会太TM和谐了…… 要么他被跨省抓捕,在外流亡着;要么就是人大代表,唱唱红歌,写写党报,开会的时候再举举手! 有两种可能,一是仍旧为愤青,对当今世风日下的道德进行批判。二是成为利益集团的写手,有名有利。 早被河蟹了。 被招安了。 不会写文章了,只会写论文和报告,还会成为人大代表,然后只会举手和鼓掌。 假如他还活着,可能获得共和国“脊梁”奖,因为这是钦定的。 他早已经从文革的落魄中恢复了身份,并作为前文化部长享受退休高级待遇,然后陪着重孙看电视,电视播周海鹰访问某国,总理适时去看望。 像我们一样宅在家里——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 就在我打算发稿之前,又看到了下面的微博,弃之可惜,再抄录几句—— 未敢翻身已碰头。 我还是死了吧。 会被气得吐血生重病再死一次的吧。 也活得不爽,肺被气得穿孔,胃被毒得溃疡,心被刺得绞痛……总之体无完肤,生不如死! 现在写文字没用,以前还能当个匕首投投,现在的敌人都是金钟罩,这玩意只能给他们挠痒…… 转自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