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5日,在南京市红十字会主办的献血志愿者联谊会上,一位红衣姑娘走上台,原本喧闹的人群突然安静下来。姑娘轻声吟唱起指南针乐队的那首《选择坚强》:“风停了,梦碎了,一颗泪在血中飘……当灵魂迷失在苍凉的天和地,还有最后的坚强在支撑我身体……”姑娘唱得不算好,可大家听得格外用心,因为,这位姑娘的故事足以打动所有认识她的人。
活下去的理由有很多
姑娘名叫夏丽,今年24岁,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系学生。
2005年5月,连续多日低烧的夏丽,经检查确诊患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说,这种病再往下发展就是白血病。夏丽当即被安排住院。住院后的她,整天不说不笑,只是望着天花板发呆。
夏丽的父亲夏海静是建筑工人,母亲李菊华是普通的家庭妇女,靠打零工贴补家用。短短几个月,父母为她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积蓄,还把唯一的一套住房以6.5万元低价卖了出去。人说养儿防老,她却把父母连累到老了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住院4个月后,夏丽
拒绝再输血,坚持让妈妈带她回家。一旦停止输血,夏丽的生命就可能危在旦夕,做母亲的怎么舍得?但不管父母怎么哄劝,夏丽就是不听,最后连饭也不肯吃了。
2005年9月13日,夏丽从昏睡中醒来,听见母亲悄声对父亲说:“你动作轻一点儿,丽丽好不容易才睡着。”她半睁着眼,看到父亲直点头,连走路都踮着脚。谁知越是小心越容易出错,父亲一不留神被椅子绊了一下,趔趄着差点儿摔倒。李菊华瞪了丈夫一眼,把他直往门外推……
夏丽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半个小时后,夏丽假装醒来,强忍着眼泪对母亲说:“妈,我想吃碗鸡蛋面。”
李菊华见女儿
愿意吃东西了,高兴得不得了,连忙催促丈夫:“快去买鸡蛋、西红柿、洋葱,还有瘦肉!快去!快呀!”刚打开水回来的夏海静,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妻子推出了门。
丈夫走后,李菊华像中了大奖一样,兴高采烈地忙开了,一会儿跟护士说要借用厨房,一会儿又问医生夏丽的病有什么忌口。看着母亲在病房里忙进忙出,夏丽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生病以来,一直只顾感受自己的不幸,什么时候体谅过父母的痛苦?从小她就是父母的心头肉,家里只有她一个孩子,如果她不在了,他们还能坚强地活下去吗?
夏丽不敢再往下想,她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个本子,在上面写道——
我为什么要活下去?有很多理由:
1.我还年轻,有大好的前程。
2.爸妈需要我,我是他们的宝贝疙瘩。
3.我要给爸妈买一套大房子,必须治好病去挣钱。
4.爸妈不能
工作时,我要带他们去国外旅游。
5.妈妈老了,我可以帮她剪指甲。
6.我要找一个爱的人,生一个孩子,像妈妈疼我一样去疼孩子。
……
连续几天,夏丽时不时会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晚上,李菊华坐在女儿的床头一页一页翻看本子,泪水“吧嗒吧嗒”地落在纸页上……
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活着
2006年1月,夏丽病情恶化,由再生障碍性贫血转为白血病,骨髓移植成了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医生告诉李菊华,移植手术需要二三十万元,还不包括后续治疗费用。
为了给女儿看病,李菊华几乎求遍了所有认识的人,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过了。李菊华想不到其他办法,于是问夏海静:“要不,咱们去找记者?请他们报道一下。”夏海静说:“你去找记者,我去找他们校长,看看能不能发动师生捐点儿钱。”谁知,听到这话,夏丽一把拉住父母的手,坚决地说:“咱们谁也不找!”
女儿的话说得斩钉截铁,李菊华以为女儿又要放弃治疗,伤心地说:“丽丽,你答应过妈,要好好活下去,你不能说话不算数啊!”夏丽替妈妈拭去眼角的泪水,说:“妈,您别瞎想,我会好好活下去,但我要自己救自己!我有一个计划,正要和你们商量。”
夏丽的计划是:休学,在学校摆个小吃摊儿,凭自己的劳动筹集手术费。
这几天她一直在考虑,怎样才能不拖累父母,不拖累亲戚朋友,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她发现学校里虽然有食堂,但校门口的小吃摊儿更受学生欢迎,自己何不也摆个小吃摊儿?
“这能行吗?一个小吃摊儿能挣多少钱?要挣到何年何月?”李菊华不无担忧地看着女儿。夏丽自信地说:“能挣多少是多少,就是挣不够做手术的费用,也算是跟命运拼了一回。”
就这样,
一家人最终决定:李菊华留下来帮夏丽摆小吃摊儿,夏海静回去上班。
夏丽找到学校后勤部经理,问能不能在食堂门口摆个小吃摊儿。按学校规定,是不允许在校内摆摊设点的,经理很为难。但是,了解到夏丽的特殊情况后,他专门跟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学校领导经过慎重研究,破例同意了夏丽休学开店的请求。
有很多人陪着我
几天后,夏丽在学校食堂门口摆的早点摊儿开张了。
早点是她自己摸索着做的煮鸡蛋和煎饼,由于品种单一,口味不够纯正,生意很不理想,第一天只卖了6元钱。
揣着这少得可怜的6元钱,夏丽心中涌起一阵阵凉意。回到家后,她仔细琢磨,决定做一份调查表,看看最受学生欢迎的小吃是什么。调查结果是“鸭血粉丝”。夏丽当晚就根据网上找到的制作方法试做起来,但做出来的鸭血粉丝不仅样子难看,味道也很奇怪。
经过多方打听,她了解到南京市白下区有一家小吃店的鸭血粉丝特别美味,每天来吃的人都排着长队。夏丽问妈妈:“如果我去找那家店的老板娘,让她教我手艺,她会同意吗?”李菊华觉得女儿的想法有点儿不切实际,别人的秘方哪会随便传人?但是,夏丽没有打退堂鼓,她决定“卧底学艺”。
夏丽来到那家小店求职,因为年纪轻,相貌好,老板娘留她做了服务员。可是,服务员和厨房接触很少,一个星期下来,她什么也没学到。夏丽急了,找到老板娘,要求承包厨房里的卫生工作。这样一来,虽然她可以和厨房近距离接触了,但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她的身体哪儿受得了这样的重负,没干两天就累得晕倒在厨房里。老板娘见状,立刻将她送到了医院。
闻讯赶来的李菊华焦急万分,老板娘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李菊华知道无法再隐瞒,含泪说出了实情。老板娘听完,哽咽着抓住李菊华的手说:“大嫂,我也是有儿有女的人啊,等孩子出了院,你让她去找我,我教她。”
经过老板娘手把手的调教,不到一个星期,夏丽就学成“毕业”了。
小吃摊儿重新开业的那天,夏丽心里充满希望。由于得到了真传,夏丽的鸭血粉丝很快就火爆校园。考虑到光卖鸭血粉丝品种太单一,夏丽又推出了荷叶烧卖、青团子、糯米饼、烤肠等很多适合学生口味的小吃品种。
多日的劳累让夏丽的身体有点儿吃不消了。班上的同学知道她的情况后,自发组建了一个志愿小分队,每天轮流来帮夏丽做事。有同学想到了一个招徕顾客的办法:在小吃摊儿旁边贴出一张海报,把夏丽生病需要钱治病的事写出来,呼吁大家都来照顾夏丽的生意。
夏丽看到海报,不顾同学的反对,硬是把海报揭下来撕了。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人知道了夏丽筹钱治病的事。有一天,夏丽在顾客留言簿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不管前面有多少苦难,我们都会陪着你,很多人都会陪着你。”读到这里,夏丽默默拿出那个随身带着的本子,在“我为什么要活下去”的问题后面,写下了第697个理由:因为有很多人陪着我,我一点儿也不寂寞。
每天晚上从小吃摊儿回到家,夏丽都要把赚来的钱放进一个大盒子里。她对妈妈说:“等这个盒子满了,我就可以动手术了。”
爱心浩荡
2006年4月22日,夏丽的几个同学帮她将小吃摊儿抬回她租用的屋子,然后又帮她把中午赚到的钱一张一张铺平,准备放进盒子里。这时,李菊华说:“今天赚的钱不用放进盒子了,夏丽下午要去换血。”同学们知道夏丽每个星期都要换两次血,每次换血都要花好几百块钱,这样下去,盒子何时才能攒满?攒不够钱,夏丽何时才能做手术?
“不如咱们给夏丽献血,夏丽换多少次,咱们献多少次,发动全校的人都来献。”一位姓曹的学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这个建议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几个同学立即回去张罗。遗憾的是,尽管愿意献血的人不少,但他们中很多人的血型与夏丽不相符。
于是,几个同学来到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请求“以血换血”,就是把他们献出来的血换成与夏丽血型相符的血红细胞和血小板,然后输给夏丽。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是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一时拿不定主意。几个同学拿着夏丽的照片,径直找到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的领导,指着照片上的夏丽说:“她才22岁,很坚强,一心想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我们希望能给予她最真诚的帮助,希望她能熬过这个寒冬,看到春天……”血液中心的领导被深深打动了,同意用“以血换血”的方式帮助夏丽,并承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采血车开到学校里面去,方便大家献血。
得到这个消息的当天晚上,几个同学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名义制作了一份海报贴在食堂门口。海报是这样写的:“她从一张煎饼、一个鸡蛋开始,默默积攒活下去的希望。她的鸭血粉丝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坚强,什么叫信念,什么叫无畏。上天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她必须争分夺秒地同死神赛跑。我们不希望她的步伐慢下来,那么,请你也进入跑道,用我们澎湃的血液为她助跑……”
海报贴出去才两天,已有100多名同学报名献血,他们中有的人,连夏丽的面都还没见过。
血液中心的献血车开进校园那天,学校的操场上排起了长队。每个人在轮到自己抽血时,都对医生说:“多抽一点儿,我的身体能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被这样的话语感动着,眼睛一直是湿湿的。
短短一天时间,有146人参与了这次“以血换血”的行动。献血车开走后,同学们把146张献血证送到夏丽手里。夏丽双手捧着证书,泪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双眼。她明白,从现在开始,她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这146个同学。她必须好好地活下去,这是她的责任和义务。
夏丽不会死
2006年的冬天异常寒冷。
早上7点到8点之间,是小吃摊儿最忙碌的时候。尽管有同学过来帮忙,但没有夏丽,母亲还是忙不过来。所以,每天清晨,她都顶着寒风和妈妈一起出摊儿。夏丽知道自己不能太累,但是为了尽快挣够手术费用,她强撑着,在寒风中常常一站就是两个小时。
2007年1月的一天
早晨,夏丽昏倒在地。医生检查后说,再不做手术,病人随时有可能死亡。可夏丽的小吃摊儿到那时才攒了6万元,离30万元的手术费还差得很远。原本以为有时间和死神赛跑,可是死神已经没有耐心了。
每一个知道“夏丽”这个名字的人都不愿放弃。很快,一场名为《救救卖粉丝的女孩》的爱心义演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礼堂举行。
“曾经,我觉得阳光都很冷,我不知道自己等待的会是奇迹还是死亡,所有美好的愿望都成了泡影。可是因为有你们
陪伴,我觉得脚下的路不再孤单,是你们一点一点拨亮了我生命的烛光。和你们为我所做的事比起来,‘谢谢’两个字的分量显得那么轻,可我也只能说声‘谢谢’……”
当李菊华代表躺在病床上的女儿朗读这封信时,台下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2007年3月21日,夏丽终于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她的病床前贴满了红纸条,那是同学们站在市中心的街道上,恳请999个路过的陌生人写下的小纸条,象征长长久久。他们希望这些红纸条能给夏丽带来好运。
如今的夏丽身体已恢复健康,回到了让她魂牵梦绕的校园。夏丽的母亲李菊华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丽丽一直讲,她要靠自己的力量活着,我们为此尽了最大努力。而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人们没有袖手旁观。大家帮了我女儿,我无以为报,就把自己的骨髓献出来,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也能帮到大家。” -